[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核黄素晶体堆密度和流动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2603.4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9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韩丹丹;匡雯婕;龚俊波;欧阳瑞灵;张国银;巴一峰;何永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赤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5/14 | 分类号: | C07D475/14;A23L33/15;A61P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陈雅洁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核黄素 晶体 密度 流动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核黄素晶体堆密度和流动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核黄素样品溶解至质量分数为27‑31%的盐酸溶液中,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饱和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4%‑2.4%的盐酸溶液中混合,而后冷却并养晶,得到核黄素晶体;通过该方法得到的核黄素产品呈棒状,流动性好,产品堆密度达到0.50g/mL‑0.88g/mL,产品单杂小于0.2%。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结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核黄素晶体堆密度和流动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核黄素,别名维生素B2,是维生素B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前身为维生素 G,分子式为C17H20N4O6,分子量376.37,其化学名称分别为7,8-二甲基-10(1’ -D-核糖醇基)-异咯嗪。
核黄素在体内以黄素辅酶形式发挥生物学作用,主要以黄素单核苷酸与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形式参与体内各种氧化还原反应。缺乏核黄素会导致疲倦、乏力、眼睛瘙痒伴随烧灼感,出现口腔及阴囊病变,称为“口腔生殖系统综合征”,是我国居民常见的营养缺乏病。此外,已有研究发现核黄素还有利尿、防癌、降血压、改善心功能等功效。美国食品营养委员会推荐成人每日摄取核黄素的剂量是0.9~1.3mg。其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而且由于其无毒害并颜色呈黄色,也经常作为营养添加剂和色素应用在食品工业中。核黄素是进入国际市场上较早的几个维生素之一,国内外临床应用、保健、抗衰老类制剂超过二百多种,由于食品工业、保健品及营养添加剂工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核黄素的需求也将不断上升。
核黄素晶习目前大多数是针状,由于其堆密度小,流动性能差,导致加工性能差,处理难度大,最终会影响压片等加工性能。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关于核黄素分离和纯化的方法,如CN109851619A中公开了一种核黄素提纯工艺,通过酸溶法进行溶析结晶以此对核黄素产品进行提纯,但是该方法得到的核黄素产品堆密度低,并且过程中加入了金属粉、无机盐和小分子还原性有机试剂做为还原剂,因此存在后续后处理问题。专利CN110283175A公开了一种高纯度核黄素的制备工艺,该工艺通过将核黄素粗品进行酸或者碱溶解,取滤液进行结晶干燥得到核黄素产品,但是由于过程中使用到了碱溶法,容易导致核黄素产品中的杂质A和杂质D超标的问题。专利CN1765897A公开了一种核黄素发酵液的提取工艺,包括发酵液的预处理,膜过滤,酸化,氧化和结晶等步骤,并采用回收工艺对酸化母液中的核黄素予以回收。使用该方法提取的核黄素含量和收率均较低。
鉴于上述情况,为了拓宽核黄素在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并且克服核黄素目前存在的应用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堆密度高,流动性良好且纯度高的高质量核黄素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核黄素堆密度和流动性的方法,利用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核黄素产品晶习呈棒状,流动性较好,产品堆密度达到0.50g/mL-0.88g/mL,产品单杂小于0.2%。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核黄素晶体堆密度和流动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核黄素样品溶解至质量分数为27-31%的盐酸溶液中,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饱和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4%-2.4%的盐酸溶液中混合,而后冷却并养晶,得到核黄素晶体。
优选地,步骤(1)所述核黄素样品为核黄素粗品或纯化后的核黄素粗品。
优选地,所述纯化后的核黄素粗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核黄素粗品溶解至质量分数为1.4%-7.5%的盐酸溶液,或,将核黄素粗品溶于水中80-90℃悬浮4-5 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赤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学;赤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26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