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置减振用球铰的限位方法及限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4302.5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7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自华;李远;曹政;冯万盛;张亚新;李平;傅超;何剑;郑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橡塑元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F16F1/38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王宏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置 减振用球铰 限位 方法 装置 | ||
一种悬置减振用球铰的限位方法及限位装置,悬置减振用球铰包括外套、芯轴、弹性体,外套和芯轴通过弹性体一体热硫化成型,形成悬置减振用球铰;将芯轴掏空,形成空心芯轴,并通过空心芯轴在置减振用球铰侧面安装限位装置,并将悬置减振用球铰的外套延伸到限位装置内,限位装置对悬置减振用球铰的外套进行限位;限位装置的长螺栓穿过空心芯轴;限位垫片套在芯轴上,对悬置减振用球铰外套一侧定位;限位挡环设置在悬置减振用球铰的另一侧,限位挡环设置有凸台和/或凹槽,悬置减振用球铰的外套延伸到限位挡环的凸台或凹槽内,通过限位挡环的凸台和/或凹槽对悬置减振用球铰进行限位。本发明可有效地解决悬置减振用球铰的无法实现超载限位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球铰的限位方法及装置,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悬置减振用球铰的限位方法及限位装置;该种悬置减振用球铰的限位方法及限位装置可有效解决悬置减振用球铰过载限位的问题;属于橡胶金属复合元件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橡胶金属球铰广泛用于汽车、飞机、火箭等发动机各种悬置结构中,依靠球铰中橡胶的高阻尼、低刚度特性极大的降低了发动机与其他振源间的能量传递。但当汽车、飞机、火箭等做加速、减速、变向等各种运动时,发动机装置减振用球铰将受到各个方向载荷,如果减振用球铰受到超出其设计的限制载荷时,或者减振器在其固有频率处受到其他振源激励发生高倍共振时,很容易造成减振球绞过度挤压外凸变形而发生橡胶开裂或脱胶,从而影响减振安装系统的可靠性;尤其是对于悬置减振用球铰,采用的是悬置结构,可以利用的限位方式很是有限,因此现在一般的悬置减振用球铰都缺少超载时的限位功能,这将给悬置减振用球铰的应用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具有限位保护功能的悬置减振用球铰。
通过专利检索没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技术的专利文献报道,与本发明有一定关系的专利主要有以下几个:
1、申请号为CN200820065713.6,名称为“汽车变速箱的球铰式辅助悬置机构”,申请人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速箱的球铰式辅助悬置机构, 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球铰和下球铰,上球铰和下球铰的球 铰中心均设有通孔,上球铰和软垫托架的一端均铰接在托架螺栓副上,下球铰和连接支架的一端均铰接在支架螺栓副上,软垫托架的另一端与车架横梁连接,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变速箱连接。
2、申请号为CN200910044564.4,名称为“一种端面带硬止挡的橡胶金属球铰”,申请人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球铰径向限位方法及装置,硬止挡放置于芯轴的端面,在球铰制作好以后,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球铰芯轴弹性减振部分的两端面上,并保证硬止挡顶部与弹性减振部分的外套之间留有径向空隙,当弹性减振部分的外套相对于硬止挡径向运动超过该空隙时,被限位。球铰包括芯轴、弹性减振部分;弹性减振部分是金属外套、金属内套与隔层和弹性橡胶复合在一起的橡胶金属复合元件,橡胶部分与金属外套和金属内套是整体硫化在一起,弹性部分的外套端头内面设有球铰径向硬止挡,球铰径向硬止挡安装在芯轴靠弹性减振部分的两端面上,球铰径向硬止挡与弹性部分的外套的内表面有一空隙。
3、申请号为CN201710365421.8,名称为“发动机悬置装置”,申请人为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减震件;所述的发动机悬置装置还包括:套设在弹性减震件外的减震筒体,两个一一对应封堵住减震件两端和减震筒体两端的侧减震垫,穿设于减震件和侧减震垫中的悬挂轴,设于减震筒体侧围的连接架;两个下端中部设有连接耳的横连接梁;连接耳一一对应压住侧减震垫外侧且与悬挂轴连接;悬挂轴的轴线与横连接梁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的发动机悬置装置使用时,横连接梁与汽车的车架连接,连接架与发动机连接。
通过对上述这些专利的仔细分析,虽然已经有专利提出了一些悬置装置的改进方法和结构,也提出了一些对球铰的改进技术方案,但通过仔细分析,这些专利都仍是缺少对悬挂球铰超载限位控制,因此前面所提出的问题仍然存在,所以仍有待进一步加以研究改进。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橡塑元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橡塑元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4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