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通用报表技术与大数据知识库的电子税务局对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4853.1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8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任东;赵长江;李振德;隋晓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微智慧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186 | 分类号: | G06F40/186;G06F40/174;G06F16/2455;G06F16/248;G06F16/25;G06N20/00;G06N5/02;G06Q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刘志刚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通用报表 技术 数据 知识库 电子 税务局 对接 方法 | ||
1.基于通用报表技术与大数据知识库的电子税务局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税务申报表头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生成通用报表,其中,所述税务申报表头数据包括各省各市的不同税种申报表表头,执行步骤S2;
S2:获取目标企业的税务申报数据,对所述税务申报数据进行预处理,执行步骤S3;
S3:对预处理后的税务申报数据采用Flink流式计算方式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应用到所述通用报表中,得到目标税务申报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通用报表技术与大数据知识库的电子税务局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生成通用报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基于所述税务申报表头数据,生成训练数据集;
S12:从训练数据集中分离出评估数据集,其中,各省各市的不同税种申报表表头包括共有表头以及特有表头,将各省各市的特有表头作为评估数据集;
S13:构建满足评估标准的算法模型,利用所述训练集对所述算法模型进行优化训练,得到优化算法模型;
S14:利用所述评估数据集验证所述优化算法模型;将所述优化算法模型序列化,作为通用报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通用报表技术与大数据知识库的电子税务局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获取目标企业的税务申报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目标企业与通用报表进行对接;对接完成后,通过API接口获取目标企业的第一税务申报数据;
S32:将通用报表与电子税务局进行对接,对接完成后,通过API接口获取目标企业的第二税务申报数据;
S33:汇总所述第一税务申报数据和第二税务申报数据,得到目标企业的税务申报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通用报表技术与大数据知识库的电子税务局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将目标企业与通用报表进行对接的方法为:目标企业与第三方签署线上或者线下协议,通过API接口调用验证目标企业的身份,验证成功才允许调用目标企业的第一税务数据,其中,所述第三方配置有通用模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通用报表技术与大数据知识库的电子税务局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中,将通用报表与电子税务局进行对接的方法为:第三方与电子税务局签署电子税务局准入接入协议,通过API接口调用验证目标企业的身份,验证成功才允许调用目标企业的第二税务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通用报表技术与大数据知识库的电子税务局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对所述税务申报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1:对税务申报数据中的错误项、缺失项、重复项及冗余项进行数据清洗;
S62:利用回归模型的系数对清洗后的税务申报数据进行特征选择;
S63:将特征选择后的税务申报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通用报表技术与大数据知识库的电子税务局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对预处理后的税务申报数据采用Flink流式计算方式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应用到所述通用报表中,得到目标税务申报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预处理后的税务申报数据转换为税务数据流;
通过配置文档将税务数据流填入通用报表对应位置,得到目标税务申报表,完成目标企业与电子税务局的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微智慧信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微智慧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48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向抗风限位装置及桥梁
- 下一篇:螺旋驱动的蟹塘投饵船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