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机柜自动降温调节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55273.4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5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蔡璟;刘鹏飞;叶峰;赵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肖继军;魏辛欣 |
地址: | 210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机柜 自动 降温 调节 方法 装置 | ||
一种一体化机柜自动降温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一体化机柜的内部环境温度、一体化机柜的外部环境温度,一体化机柜内服务器的总功耗;步骤2,当一体化机柜的外部环境温度低于外部温度阈值且一体化机柜内服务器的总功耗低于功率阈值时,开启一体化机柜的风扇和风扇的封闭组件进行制冷;步骤3,当一体化机柜的外部环境温度高于外部温度阈值,或一体化机柜内服务器的总功耗高于功率阈值时,开启一体化机柜的内部空调进行制冷;步骤4,基于一体化机柜的内部环境温度实现对风扇的转速、对内部空调的送风温度和送风速度的控制。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整体功耗小,经济节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一体化机柜自动降温调节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内容分发网络(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能够将内容推送到网络边缘并缓存到靠近最终用户终端的网络位置中,从而使得用户无需访问中央源服务器即可获取内容资源,减少了用户在对内容请求的过程中,对于网站出口、互联互通节点资源的挤占。由于上述优良特性,内容分发网络技术被各个运营商广泛的采用。
目前,大型运营商布置的CDN网络通常基于全国CDN平台和省级CDN平台实现整体构架。其中,省级CDN平台中通常包括省级中心、区域中心和边缘节点三个层级。当CDN网络运行时,大量内容可以被布置在边缘节点上实现全网分发,从而实现了跨运营商、跨地域的用户覆盖。
然而,现有技术采用的CDN网络部署方式中,CDN基础设施的分布仍然过于集中,例如CDN边缘节点通常部署在地市级的小型数据中心机房中,边缘节点下沉不够充分。随着内容和游戏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资源信息量越来越多,终端用户对于各类服务信息量的需求逐渐增加的背景下,现有技术中的边缘节点布置方式难以确保为终端用户提供高质量、高速度的服务体验,也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内容缓存和交付需求的扩展性和灵活性要求。
因此,为了使得CDN边缘节点能够进一步下沉,运营商们开始采用将CDN服务器布置在小区边缘节点中的技术方案。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内容到终端用户之间的网络传输距离,从而加快了数据传输速度、缩短了数据请求时间。其次,内容提供商也可以从任何节点连接至运营商网络中以提供快速高质量的流媒体数据内容,降低了网络时延,提高了用户体验。再次,将CDN服务器下沉至小区,能够使得更少的请求路由经过中央云,进一步减轻数据负载的集中压力,缩短了数据缓存和测试时间,从而变相提高了网络容量。
然而,将CDN服务器下沉至小区节点也会导致网络建设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例如,CDN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功率消耗较大,因此其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传统的CDN服务器布置在成本造价较高、标准要求较为严格的中心机房中,中心机房的环境能够完全满足CDN服务器的长期、安全运行。但是小区节点机房则由于各类现实原因难以满足CDN服务器的运行环境要求,将小区节点机房进行整体改造又不符合现实要求。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着服务器安全可靠运行和降低建设运营成本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小区机房中,由于机房本身的环境调节能力不强,因此通常采用一体化机柜中内置空调的方式实现对机柜内服务器的降温调节。这种调节方式虽然能够确保机柜内设备的安全运行,却会造成大量的不必要耗电。尤其是当一体化机柜外部、机房内部环境整体温度并不太高的情况下,内部空调的运行反而会导致大量不必要的用电。这就导致了网络运营成本的居高不下,降低了能源的有效利用率。
针对上述问题,亟需一种新的一体化机柜自动降温调节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机柜自动降温调节方法及装置,通过在小区配电房内部署CDN一体化机柜,并通过风扇和机柜内部空调两种方式实现对于一体化机柜内部CDN服务器的环境温度保障,从而降低了耗电量,提高了CDN服务器的运行可靠性。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思极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52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