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泵氮化物悬空圆环光频梳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55966.3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6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刚毅;李猛;秦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5/042 | 分类号: | H01S5/042;H01S5/065;H01S5/10;H01S5/343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许婉静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物 悬空 圆环 光频梳 激光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泵氮化物悬空圆环光频梳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激光器以硅基氮化物外延片为载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硅衬底层、设置在硅衬底底层上表面的n型氮化镓层、量子阱层、p型氮化镓层、设置在p型氮化镓层上的二硫化钼层、p型电极、设置在n型氮化镓层上表面中心的n型电极;激光器具有圆环微腔结构,圆环微腔结构的下方由硅衬底层支撑。制备方法在硅衬底氮化物外延片上,利用光刻、ICP氮化物干法刻蚀、硅湿法刻蚀、电子束蒸镀工艺制备悬空圆环结构的氮化物微腔,将二维材料沉积在p型氮化镓表面,作为频梳的发光区,在圆环发光区和环形微腔增益区重合的表面蒸镀Ni/Au,在圆环中心的n型氮化镓表面蒸镀Ni/Au,最终制备电泵浦光频梳激光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泵氮化物悬空圆环光频梳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腔光频梳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和宽光谱的优异特性,已在相干光通信、低噪声微波信号产生、光谱学、超快精密测距、天文学和量子密钥分发上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优势。随着半导体加工工艺发展,微腔的品质因子(Q)值也显著提高。科研人员先后在CaF2、MgF2微腔,AlN、AlGaAs、LiNbO3、Si3N4和Si片上波导微环谐振腔等多种材料平台实现了宽光谱微腔光频梳。但目前光频梳通常采用氮化硅,铌酸锂微盘等无源腔来实现,需要外在光源,这限制了光电器件的高密度光电集成。人们急需能够满足光学谐振器和本身增益条件的微腔来构建复合结构,这是下一代光频梳的发展方向。
到目前为止,研究者提出了将二维材料介入微盘等谐振腔来制备激光器的研究。二维材料与微腔的集成可以支持高质量的共振并作为光子光源。其中,Salehzadeh等基于在室温下工作的MoS2激光器设计并制备了第一个室温激光器。该设计中将四层MoS2放置在独立SiO2上形成的光学微盘上,利用微盘结构的高光场限域作用将二硫化钼的激子发光局域在微腔中,得到了激光输出。Ye等通过将单层WS2膜嵌入两个介质层(Si3N4/WS2/氢硅氧烷(HSQ))之间,用以增大光学约束,获得高模式增益,最终实现低阈值激光。Yang等利用化学气象沉积法在SiO2微球上制备了单层MoS2实现了650-750nm范围内的WGM激光。但这些研究仅仅研究了二维材料的发光有源特性。将二维材料的有源特性和非线性结合起来研究鲜有报道。原因在于二维材料的非线性效率受固有厚度的限制,限制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效率,因此将二维材料与光子结构(微腔或光子晶体)集成在一起,提供了一种增强光-物质相互作用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为了获得基于二维材料的有源光频梳激光器,申请人利用先进的微纳加工工艺,设计并制备横截面为圆环形状的氮化镓悬浮微腔激光器结构,提出了一种二维材料修饰的电泵氮化镓悬浮圆环复合微腔光频梳激光器。该结构具有以下三个优势:第一,圆环具有极高的光学增益和极小的光学损耗,并且能够形成闭合的激光谐振。第二,氮化镓能够发出紫外荧光,可以作为激发源对二维材料进行泵浦,同时二维材料借助氮化镓的圆环微腔,使光与物质充分作用,这样二维材料发光和非线性特性能够结合在一起。第三,采用悬浮微腔的上下面表面裸露在空气介质中,极大减少光学微腔的损耗,环状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微腔中心高阶模消除,并且环形电极发光区和环形微腔区重合,更容易形成谐振。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氮化物悬空圆环结构电泵光频梳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说明书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泵氮化物悬空圆环光频梳激光器,所述激光器以硅基氮化物外延片为载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硅衬底层、设置在硅衬底底层上表面的n型氮化镓层、量子阱层、p型氮化镓层、设置在所述p型氮化镓层上的二硫化钼层、p型电极、设置在所述n型氮化镓层上表面中心的n型电极;所述激光器具有圆环微腔结构,所述圆环微腔结构的下方由硅衬底层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5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