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联网的人员危险感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8081.9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3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中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H04W4/02;H04W4/40;H04W4/90;H04W12/033;G16H50/70;G16H10/60;G06N3/08;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管士涛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高新区九州街道南外环路与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人员 危险 感知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人员危险感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建立与智能穿戴设备的通信连接,匹配后,获取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信息;建立与所述车联网车载系统的通信连接,匹配后,获取所述车载系统的加密信道与数据加密方式;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数据解密,获取解密后的数据包予以暂存并解析提取所述数据包内的多媒体内容;将获取到的所述多媒体内容混合提醒内容形成发送包经所述车载系统的数据加密方式加密后,通过所述车载系统的加密通道发送给所述车载系统予以显示提醒。本发明的基于车联网的人员危险感知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感知人员跌倒,并且可以第一时间接收人员出现危险的信号并告警,避免错过黄金救援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人车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车联网的人员危险感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车联网的内涵主要指:车辆上的车载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对信息网络平台中的所有车辆动态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在车辆运行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务,可以发现,车联网表现出以下几点特征:车联网能够为车与车之间的间距提供保障,降低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的几率;车联网可以帮助车主实时导航,并通过与其它车辆和网络系统的通信,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
车联网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云平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内等全方位网络链接,主要实现了“三网融合”,即将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进行融合。车联网是利用传感技术感知车辆的状态信息,并借助无线通信网络与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交通的智能化管理,以及交通信息服务的智能决策和车辆的智能化控制,车与云平台间的通信是指车辆通过卫星无线通信或移动蜂窝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与车联网服务平台的信息传输,接受平台下达的控制指令,实时共享车辆数据,车与车间的通信是指车辆与车辆之间实现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包括车辆位置、行驶速度等车辆状态信息,可用于判断道路车流状况,车与路间的通信是指借助地面道路固定通信设施实现车辆与道路间的信息交流,用于监测道路路面状况,引导车辆选择最佳行驶路径,车与人间的通信是指用户可以通过Wi-Fi、蓝牙、蜂窝等无线通信手段与车辆进行信息沟通,使用户能通过对应的移动终端设备监测并控制车辆,车内设备间的通信是指车辆内部各设备间的信息数据传输,用于对设备状态的实时检测与运行控制,建立数字化的车内控制系统。
其中,车与人间的通信目前还停留在使得用户能通过对应的移动终端设备监测并控制车辆,局限性较高,需要特制的移动终端并且只能单向控制并监测车辆,不能反向获取终端的相关信息,尤其在当下,针对于老人和孩童,越来越多的人们会在身上佩戴智能监测设备,用于记录并提醒自己的生命体征,如手表、手环、眼镜、服饰等,然而很多时候,当老人、孩童发生危险或者摔倒时,智能穿戴设备受限于网络等问题并不能第一时间通知到其家人或者有关救援部门,耽误了黄金处理时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中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聊城中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80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