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及电加热式载体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0232.4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6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德田昌弘;野吕贵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8/00;C04B37/02;C04B35/565;C04B35/622;C04B41/87;F01N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郑雪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结构 制造 方法 加热 载体 | ||
本发明提供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及电加热式载体的制造方法。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具备:成型工序,将含有以碳化硅及金属硅为主成分的陶瓷原料的成型原料挤出成型,得到蜂窝成型体,该蜂窝成型体具有外周壁和隔壁,该隔壁配设于外周壁的内侧,并区划形成多个隔室,该多个隔室从一个端面延伸至另一个端面而形成流路;干燥工序,将蜂窝成型体干燥,得到蜂窝干燥体;以及烧成工序,将蜂窝干燥体烧成,得到蜂窝烧成体,干燥工序具备:第一干燥工序,将蜂窝成型体以2~200MHz的频率进行介电干燥,由此使介电干燥后的蜂窝成型体的水分飞散率为30~85%;以及第二干燥工序,在第一干燥工序后,对水分飞散率为30~85%的蜂窝成型体进行热风干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及电加热式载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改善发动机刚启动后的尾气净化性能降低,提出了电加热催化器(EHC)。对于EHC,例如在由导电性陶瓷形成的柱状的蜂窝结构体连接金属电极,通过通电使蜂窝结构体自身发热,由此能够使其在发动机启动前升温至催化剂的活性温度。
在用于EHC的导电性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中具有将蜂窝成型体干燥的工序。然而,报告有:在蜂窝成型体干燥时蜂窝成型体产生龟裂或歪斜的问题、在蜂窝成型体内或蜂窝成型体间产生温度分布不均而产生品质偏差的问题、干燥处理花费时间而导致制造效率降低的问题等,以往提出了应对各种问题的蜂窝成型体的干燥方法。
专利文献1中公开如下方法,即,在发热部由金属和陶瓷的复合材料构成且耐开裂性优异的通电发热用蜂窝体的制造方法中,将蜂窝成型体利用微波干燥机进行干燥,进而利用热风干燥机使其完全干燥后,进行烧成。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陶瓷成型体的干燥方法,其具有对以陶瓷材料为主原料形成的未烧成的陶瓷成型体进行介电干燥后进行微波干燥的工序,以便抑制在蜂窝成型体干燥时发生开裂,使其均匀且效率良好地干燥。
专利文献3中公开如下方法,即,关于蜂窝成型体的干燥,在控制为规定输出的微波干燥工序之后,进行热风干燥工序,以便抑制蜂窝成型体的弯曲及截面形状的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2612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2663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853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果蜂窝成型体的干燥采用微波干燥,则在蜂窝成型体的含有水分较多且成型体尺寸较大的情况下,微波很难渗透至中心部。因此,中心部的干燥较为迟缓,很难将蜂窝成型体整体以均匀的速度干燥,有可能在蜂窝成型体发生龟裂或歪斜。另外,有时因蜂窝成型体的干燥收缩率偏差而导致品质降低,存在改善空间。
另外,作为蜂窝结构体的材料,有以碳化硅-金属硅复合材料为主成分的陶瓷原料,但是,如果仅以介电干燥进行由该陶瓷原料制作的蜂窝成型体的干燥,则由于碳化硅的介电常数高于水的介电常数,所以,随着干燥的进行,蜂窝成型体内的温度不均变大,另外,出现过度干燥,结果,有可能产生干燥收缩率的偏差。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创作的,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蜂窝成型体发生龟裂、歪斜以及干燥收缩率偏差的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及电加热式载体的制造方法。
上述课题通过以下的本发明来解决,本发明如下确定。
(1)一种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成型工序,该工序中,将含有以碳化硅及金属硅为主成分的陶瓷原料的成型原料挤出成型,得到蜂窝成型体,该蜂窝成型体具有外周壁和隔壁,该隔壁配设于所述外周壁的内侧,并区划形成多个隔室,该多个隔室从一个端面延伸至另一个端面而形成流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02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