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小方坯的生产方法及钢筋钢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1377.6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4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郭跃华;刘明;邓通武;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8 | 分类号: | B22D11/108;B22D11/16;C22C38/02;C22C38/04;C22C3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张涛;陈黎明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小方坯 生产 方法 钢筋 | ||
1.一种连铸小方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预设型号的第一钢丝;
在连续浇铸所述预设型号的钢筋钢的过程中,将所述预设型号的第一钢丝以第一速度喂入连铸机的结晶器中,得到铸坯;
将所述铸坯冷却后,得到中心等轴晶带面积比大于10%的连铸小方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小方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预设型号的第一钢丝,包括:
采用拉拔工艺,将第一直径的所述预设型号的光圆盘条,拉拔到第二直径的所述第一钢丝,第一直径大于第二直径;
将所述第二直径的第一钢丝加热到750℃,升温速度为10℃/min,保温时间为1h,再随炉冷却到500℃,降温速度为1.67℃/min,保温时间为1h,空冷到室温;
将冷却后的所述预设型号的第二直径的第一钢丝卷成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小方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直径为φ6.0mm-φ10.0mm;所述第二直径为φ3mm-φ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小方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型号的第二直径的第一钢丝的硬度值分别为HBW 2.5/187.5≤180、HBW 2.5/187.5≤190和HBW 2.5/187.5≤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小方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连续浇铸所述预设型号的钢筋钢的过程中,将所述预设型号的第一钢丝以第一速度喂入连铸机的结晶器中,得到铸坯,包括:
在连铸机浇注钢水冶炼所述预设型号的钢筋钢时,控制连铸中钢水的过热度在10℃-60℃范围内;
根据铸坯尺寸选择所述预设型号的第一钢丝的目标直径:
在结晶器中喂入所述预设型号的所述目标直径的第一钢丝,得到所述铸坯;其中,所述第一速度与铸坯拉速和过热度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铸小方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铸坯尺寸选择所述预设型号的第一钢丝的目标直径,包括:
若所述铸坯尺寸为≤150mm×150mm,则选择所述目标直径为φ3mm;
若所述铸坯尺寸为160mm×160mm~190mm×190mm,则选择所述目标直径为φ4mm;
若所述铸坯尺寸为≥200mm×200mm,则选择所述目标直径为φ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铸小方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铸坯拉速不低于0.5m/min时,所述第一速度为5.0-15.0m/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铸小方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与铸坯拉速和过热度相关,包括:
所述铸坯拉速小于0.5m/min,所述第一速度为0;
所述铸坯拉速为0.5-1.5m/min,且钢水过热度在10℃-30℃范围内,所述第一速度为5.0-8.0m/min;
所述铸坯拉速为0.5-1.5m/min,且钢水过热度在31℃-60℃范围内,所述第一速度为8.1-12.0m/min;
所述铸坯拉速大于1.5m/min,且钢水过热度在10℃-30℃范围内,所述第一速度为8.1-12.0m/min;
所述铸坯拉速大于1.5m/min,且钢水过热度在31℃-60℃范围内,所述第一速度为12.1-15.0m/min。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小方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型号包括HRB400E、HRB500E或HRB600。
10.一种钢筋钢,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小方坯的生产方法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13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浆管疏通设备
- 下一篇:基于目标检测的机械臂倒液任务中液位检测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