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暴剂的机动释放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63368.0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1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龙守奎;王洪波;黄革;薛田;王辛欣;王爱红;许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1699部队 |
主分类号: | B64D1/18 | 分类号: | B64D1/18;B64C3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嘉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6 | 代理人: | 洪锐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暴 机动 释放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暴剂的机动释放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一无人机,所述无人机搭载有远程视觉系统和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用于与远程控制终端连接,控制无人机的启停及飞行轨迹;远程视觉系统用于负责实时获取目标现场或者目标人员的状态;一防暴剂释放模块,所述防暴剂释放模块用于搭载在所述无人机上;其中,防暴剂释放模块用于释放防暴剂,利用无人机产生的气流,引导固定于无人机上的防暴剂释放模块释放出的固体微粉末状防暴剂或者被防暴剂释放模块雾化为液态微粒状的防暴剂。方法包括使用防暴剂的机动释放装置来实现对防暴剂的释放;本发明同时具备机动性好、释放安全、可对特定目标直接作用、防暴剂应用类型广泛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暴剂使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借助无人机气流进行释放防暴剂的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暴剂的机动释放装置,以及一种防暴剂的机动释放方法。
背景技术
以防暴弹药为主体的非致命武器在军队、武警、公安等部门遂行执勤、反恐、处突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类型武器通过刺激有生目标的眼睛和上呼吸道等,使之暂时失去抵抗能力的一种非致命武器,这些武器通常用于实现驱散、震慑、催泪等目的。
现有的催泪弹主要是以燃烧或爆炸的方式,将装填在弹体内的催泪剂释放出来,来达成刺激作用,然而,燃烧型催泪弹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引燃周围易燃物现象,同时还有可能被对方反投;爆炸型催泪弹在使用时,均需要采用火药剂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其产生的声光现象及弹体破片也会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技工作者一直在探索更优的解决方案,例如:
为了提高破障催泪弹的使用安全性,申请号为202022652328.5的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了一种枪发尾翼式破障催泪弹,对装填刺激剂的容器进行了改进。
为了解决催泪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发烟慢、发烟时间长,易被群体人员捡起反投,精度差、弹道性能不稳定、安全性差、可靠性差,动能过大足以使人丧命等缺陷。
申请号为201810265329.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布撒式发烟催泪弹,当该催泪弹被投手或无人机投放至目标区域上空后,电子控制模块可按预设值发出指令,在空中利用气动布撒结构将橡胶外壳破开,使多枚发烟催泪体均匀飞散落地发烟。本方案在有效扩大作用面积、加强安全使用方面虽然有明显进步,但是,仍然没有解决释放刺激剂药剂的问题。
为了扩展催泪药剂的使用方式,人们也做了许多努力,比如,申请号为202021695161.4提供的一种组合式防暴棍,申请号为为202021585350.6提供的能够弹出催泪弹的防暴棍,申请号为202021585347.4提供的手持式催泪,申请号为201921169180.0提供的一种远距离喷射催泪弹,申请号202022705016.6提供的一种带有增压功能的催泪喷雾器,申请号202011607479.7的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回抛催泪弹等。
借助无人机来达到安全使用目的也有实例,比如,公开号为211196629的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投放催泪弹的无人机、无人机系统;公开号为211893655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催泪弹发射装置及无人机;公开号为110861776公开的投放催泪弹的无人机、系统及其人在回路投放方法;实用新型申请号为202021762113.2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挂载的多弹投弹装置等。
为了避免了示威者拿起投掷的弹药投掷到警察或者无人的位置,申请号为201920724005.7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挂载用催泪弹药,通过无人机和悬挂绳以及压缩腔和连接架将催泪弹药悬挂于空中3米处,利用高压氮气通过装置底部的小孔将微粉状催泪药剂压出到空气中。
相对于利用无人机挂载用催泪弹药直接将弹药投掷到地面的方法,此方法增加了催泪药剂的扩散速度,同时解决了催泪弹药投掷后很难进行回收再利用的问题。但是,悬挂绳挂物的方式使得无人机的机动性变差,运动过程中悬挂物有碰撞到地面建筑的风险,而且,药剂的出药速度及剂量无法进行控制,只能使用特定粒度大小的粉末药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1699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1699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3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波轮洗衣机的防缠绕洗涤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烟无卤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