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回收定位注浆锚管及定位注浆锚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65755.8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7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朱胜祥;郑晓静;何越;余小龙;袁海峰;贺钇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公航旅永积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2 | 分类号: | E21D20/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731605 甘肃省临***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回收 定位 注浆锚管 锚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定位注浆锚管及定位注浆锚固方法。所述注浆锚管包括花管段锚管、分腔段锚管、可回收段锚管、注浆管和设置在分腔段锚管外部的止浆限位套,所述分腔段锚管内由斜向隔板分隔成上方的压浆腔和下方与花管段锚管连通的注浆腔,所述止浆限位套包括套设在分腔段锚管外部的套体和盘绕在套体外部的注浆通道,注浆通道的一端与压浆腔连通,另一端与注浆腔连通。本发明注浆时,浆液通过压浆腔进入螺旋回流通道,待螺旋回流通道充满浆液后,流入注浆仓,注浆压力作用下,使得注浆通道将一直处于充盈状态并膨胀封堵钻孔与锚管之间的空隙,防止浆液沿锚管外壁攀升,避免了浆液溢到注浆段上方区域,大大节约了注浆浆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回收定位注浆锚管及定位注浆锚固方法。
背景技术
锚管支护是指在边坡、基坑、隧道等地下施工中使用的加固支护方式,具体是采用钢管制备的杆体直接打入地表岩土或硐室周围岩体或插入预先钻好的孔中,然后通过锚管进行注浆形成锚固段,利用其头部、杆体的特殊构造,或依赖于注浆形成的锚固段将不稳定岩体或围岩与稳定岩体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支护的目的。
锚管相比锚杆而言,刚度大,抗变形能力强,适用范围更广。锚杆支护由于主要为传递荷载的锚固支护,需要锚固到稳定地层一定深度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破碎地质段往往效果不佳;而锚管的锚固段注浆后,锚管内外均被浆液包裹,锚固效果好于锚杆,不需要锚固到稳定地层一定深度,能依靠自身注浆形成的锚固体起到支护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地质破碎的地段。因此,在基坑工程中的填土层上,经常设计有钢花管土钉;在隧道工程中地质情况不佳的段落,也常常设计有锁脚锚管,以抵抗变形达到加固支护的目的。
现有的锚管一般通过杆体进行压力注浆,注浆前在钻孔口将钻孔与杆体之间的空隙进行封堵后,形成了全长粘结性锚管。对需要形成自由段(不注浆段)的锚管,则需在锚管外侧套入封闭的PVC管后,再进行锚管全长范围内注浆。但是对于垂直方向的抗浮锚管、抗拔锚管及地锚,往往只需要在某一深度以下或某一特定地层中才需要注浆,有时还要求在特定深度采用不同的注浆压力,此时再采用传统的锚杆全长范围内注浆将造成浆液的浪费。
除此之外,锚管主要是在深基坑、边坡开挖过程中作为临时支护,在临时支护结束后,由于锚管锚固在岩土体中,无法回收利用,造成支护成本高,资源浪费大的问题;而且大量的金属管埋设在地下,还会污染地下岩土环境,给后期地下空间开发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定位注浆锚管及定位注浆锚固方法,该锚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深层定位注浆,并在注浆过程中避免浆液溢到注浆段上方区域,可以节约注浆浆液,减少注浆浪费;而且锚管未注浆的部分可以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资源。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定位注浆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锚管包括花管段锚管、分腔段锚管、可回收段锚管、注浆管和设置在分腔段锚管外部的止浆限位套;所述花管段锚管的端部设有锥形尖端,管壁分布有多个注浆孔,分腔段锚管位于花管段锚管上方,所述分腔段锚管内由斜向隔板分隔成上方的压浆腔和下方与花管段锚管连通的注浆腔,在压浆腔上设有吐浆嘴,在注浆腔上设有回流嘴;所述止浆限位套包括套设在分腔段锚管外部的套体和盘绕在套体外部的注浆通道,注浆通道的一端与吐浆嘴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回流嘴密封连接;所述可回收段锚管螺纹连接在分腔段锚管上方,且可回收段锚管与分腔段锚管之间通过密封隔板分隔,并在密封隔板上设有注浆接口,所述注浆管从可回收段锚管伸入,并与注浆接口密封连通。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花管段锚管和分腔段锚管采用螺纹连接,花管段锚管的注浆孔呈梅花形等距分布;所述可回收段锚管是由多节锚管焊接而成,临近分腔段锚管的一节锚管端部设有螺纹连接头。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吐浆嘴设置压浆腔的底部,所述回流嘴设置在注浆腔的顶部,所述注浆通道的下端与吐浆嘴连接,并从下至上呈螺旋状盘绕在分腔段外部,其上端与回流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公航旅永积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公航旅永积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57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