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远程排放监控技术的柴油车排放超标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70260.4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4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丁焰;王震坡;尹航;刘鹏;吉喆;徐莎;李刚;龙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B19/00;F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岳东升;杨帅峰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远程 排放 监控 技术 柴油车 超标 鉴定 方法 | ||
1.基于远程排放监控技术的柴油车排放超标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柴油车上设置的车载终端实时采集至少包括:SCR系统上游NOx传感器输出值和下游NOx传感器输出值、反应剂余量、SCR系统入口温度的特征数据,以及定位和累积里程信息,并记录数据采集时间;
步骤二、根据GB17691-2018技术标准要求,对上述采集的各项特征数据执行数据偏移与精度解析处理后上传至远程数据平台;
步骤三、所述远程数据平台针对接收到的数据分别确定长短两种统计周期,并基于对长短统计周期中的各特征数据是否满足报警条件的判断,分别生成相应的标注信息用于反映报警状态;
步骤四、对报警状态相同的一组持续标注信息结合定位、累积里程信息进行聚合,相应生成一条新增报警数据;
步骤五、将长统计周期于短统计周期所分别对应的报警数据与车辆静态信息进行汇总,最终形成排放是否超标的鉴定信息;
其中,步骤三中所确定的长统计周期选择以单日或数日为间隔,短统计周期选择以单帧或多帧为间隔,对各特征数据是否满足报警条件的判断具体包括:
针对长统计周期,选择反应剂余量、SCR系统入口温度、SCR系统下游NOx传感器输出值三项特征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并以单日或数日为单位生成标注信息;
针对短统计周期,选择SCR系统上游NOx传感器输出值、下游NOx传感器输出值、反应剂余量三项特征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并以单帧或多帧为单位生成标注信息;
步骤四中针对长统计周期,基于以下条件确定是否生成新增报警数据:
1)反应剂消耗异常:
在反应剂余量相关报警状态信息不小于预定数量的情况下,若单日或数日对应特定里程差的反应剂消耗小于预定值,且持续时间超过预定天数,则生成新增报警数据;
若单日反应剂余量异常相关报警状态信息小于预定数量,和/或者单日反应剂消耗不小于预定值或者为负值,则不生成新增报警数据;
2)SCR系统入口温度异常:
若单日或数日连续行驶特定里程差时,SCR入口温度小于预定的下限值或者高于预定的上限值,且持续时间超过预定天数,则生成新增报警数据;
若单日连续行驶里程未达到所述特定里程差,或者行驶特定里程差时SCR入口温度处于预定的上限值与下限值之间,则不生成新增报警数据;
3)SCR系统下游NOx传感器输出值异常:
若单日或数日传感器输出值异常报警状态信息帧数所占比例超过预定值,则生成新增报警数据,否则不生成新增报警数据;
针对短统计周期,则基于以下条件确定是否生成新增报警数据:
1)SCR系统上游NOx传感器输出值异常:
若连续的传感器输出值异常报警状态信息帧数超过预定值时,生成新增报警数据,否则不生成新增报警数据;
2)SCR系统下游NOx传感器输出值异常:
若连续的传感器输出值异常报警状态信息帧数超过预定值时,生成新增报警数据,否则不生成新增报警数据;
3)反应剂余量异常:
若连续反应剂余量异常报警状态信息帧数超过预定值,且余量均低于反应剂下限值时,生成新增报警数据,否则不生成新增报警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的所述车辆静态信息包括发动机规格、车载终端规格、车型及品牌信息;所述鉴定信息还反映跨区域发生的排放超标情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还采集包括:车速、大气压力、发动机净输出扭矩、摩擦扭矩、发动机转速、发动机燃料流量、进气量、SCR出口温度、DPF压差、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油箱液位信息,用于作为参考指标对报警条件及鉴定信息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02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