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再生塑料瓶制备PET纤维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1383.X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7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钱国滨;胡强;方卫;汤明伟;董罡星;姜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金吴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C08G73/06;C07F9/5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再生 塑料瓶 制备 pet 纤维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再生塑料瓶制备PET纤维的生产方法,按重量份计,将55‑75回收塑料瓶、12‑25份复合抗菌剂、5‑10份纳米粒子和0.1‑0.3份抗氧化剂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制得再生母粒,之后经过纺丝箱体过滤后纺丝成束,制得PET纤维,加入了复合抗菌剂来提高纤维的抗菌性能,而且制备出一种多羟基化合物,该多羟基化合物上既含有大量羟基,又具有季鏻盐结构,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之后将其与聚多巴胺共混,由于多巴胺自身具有邻苯二酚和氨基等官能团,所以可以通过共价作用或非共价作用进行结合,附着在基体表面,能够与基体稳定的结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再生聚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再生塑料瓶制备PET纤维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聚酯类废旧纺织品回收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及物理化学混合法等三种工艺途径。其中,物理化学混合法中采用的液相增粘法由于工艺流程短、能耗低,受到广泛关注。聚酯瓶片由于特性粘度高可以直接熔融纺丝,目前将纤维增加抗菌性往往是通过在无抗菌功能的纤维中添加抗菌剂使其附有抗菌功能。应用较多的主要是人工抗菌纤维,其中银离子、铜离子是较为常用的抗菌剂。但是纤维纺织成的成品会经常接触人体,银离子会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内,造成体内重金属累积,危害人体健康,所以采用加入季铵盐和季鏻盐增加基体的抗菌性能,但是如何使其与基体共混形成稳定的界面层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再生塑料瓶制备PET纤维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再生塑料瓶制备PET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盐酸多巴胺加入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5min,之后倒入体积分数75%乙醇水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5%氨水,500r/min的转速下磁力搅拌20h,制得反应液,之后离心,洗涤,加入多羟基化合物,继续搅拌30min,之后在-15℃下冷冻干燥10h,制得复合抗菌剂;
第二步、按重量份计,将55-75份回收塑料瓶、12-25份复合抗菌剂、5-10份纳米粒子和0.1-0.3份抗氧化剂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制得再生母粒,之后经过纺丝箱体过滤后纺丝成束,制得PET纤维,挤出温度分别为230-250℃,250-260℃和260-270℃;纺丝温度为280-300℃,纺丝速度为1800-2000m/min。
盐酸多巴胺在水中氧化自聚,形成聚多巴胺,之后加入多羟基化合物,冷冻干燥,制备复合抗菌剂,由于多巴胺自身具有邻苯二酚和氨基等官能团,所以可以通过共价作用或非共价作用进行结合,附着在基体表面;
进一步地:控制盐酸多巴胺、氨水、乙醇水溶液和多羟基化合物的用量比为1.5-2g∶1-1.5mL∶100mL∶1.2-1.5g。
进一步地:所述多羟基化合物包括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S1、L-1,2-异亚丙基甘油和对甲苯磺酰氯依次加入吡啶中,冰浴条件下磁力搅拌并反应24h,之后减压蒸馏除去吡啶,将滤液加入二氯甲烷中,分别用去离子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质量分数15%稀盐酸溶液洗涤三次,之后干燥,制得中间体1,控制L-1,2-异亚丙基甘油、对甲苯磺酰氯和吡啶的用量比为13.0-13.5g∶24.36-25.28g∶30mL;
步骤S1中L-1,2-异亚丙基甘油和对甲苯磺酰氯在吡啶中冰水浴下反应,生成中间体1,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金吴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金吴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13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