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百香果味益生菌植物基奶啤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3125.5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7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梁人文;杨芸淼;姜思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C12/00 | 分类号: | C12C12/00;C12C5/00;C12R1/645;C12R1/01;C12R1/23;C12R1/225;C12R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味 益生菌 植物 基奶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百香果味益生菌植物基奶啤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产品以纯燕麦奶和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因燕麦功能颇丰,故使产品在具有纯正麦香的基础上,同时具有消食开胃、缓解压力,解腻清爽的功效。在工艺上采用了优质酵母进行发酵。在甜味剂的选择上,用赤藓糖醇代替普通糖类,使口味纯正,无后苦感。在菌种选择上,我们选取了有益于人体消化的乳酸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以及副干酪乳杆菌作为初发酵菌种,从而构成了兼顾营养健康与消食减压作用的新型植物基奶啤。与此同时,本产品的工艺成熟且具有批量生产的可行性。可为企业提供新思路,为消费者提供新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百香果味益生菌植物基奶啤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日益提高,绿色、健康、新鲜等关键词成为人们选择食品的标准。乳制品作为重要一员,它衍生的各种创新新形式的产品逐渐在日常生活中拥有重要地位,其中奶与酒的结合也是广受大众喜爱和接受。此外,“益生菌+”的发展也是越来越成熟,在传统奶啤中加入独特功能的益生菌,丰富了原有奶啤的功能特性以及营养特性。用燕麦奶与啤酒结合,加入清爽解腻的百香果浓缩汁,用独特的解压益生菌发酵制作出的奶啤,不仅使传统的奶啤有了新的不同口味的体验,而且充分发挥了使用的原料的功效和作用。运用的燕麦奶具有润肠通便,缓解胃部问题,释放压力,预防骨质疏松等功能,在燕麦奶的基础上,同时添加具有润肠健胃、缓解压力的益生菌,可以使奶啤中的营养更为丰富,营养价值更高。传统奶与酒的结合要被现在大众所接受,就须结合当下发展的热点,在保持传统的奶酒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之美味又健康。
发明内容
一种百香果味益生菌植物基奶啤,以重量分数计,所述奶啤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燕麦奶20-30份、麦芽汁10-20份、酒花10-20份、酵母1-5份、乳酸双歧杆菌1-3份、嗜酸乳杆菌1-3份、嗜热链球菌 1-3份、副干酪乳杆菌1-3份、百香果浓缩汁1-5份、赤藓糖醇3-8份、大豆蛋白粉1-5份
优选的:所述燕麦奶30份、麦芽汁20份、酒花20份、酵母5份、乳酸双歧杆菌2份、嗜酸乳杆菌 2份、嗜热链球菌2份、副干酪乳杆菌2份、百香果浓缩汁3份、赤藓糖醇5份、大豆蛋白粉5份
一种百香果味益生菌植物基奶啤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大豆蛋白粉倒入燕麦奶中,添加赤藓糖醇,制成原料奶并在灭菌。
S2:待冷却后,将优选的乳酸双歧杆菌、优选的嗜酸乳杆菌、优选的嗜热链球菌、优选的副干酪乳杆菌接种于原料奶中,让其发酵,放入冰箱后熟,搅拌后得酸乳。
S3:将麦芽粉碎彻底后加水,使其糖化,过滤后加入优选的酒花煮沸,过滤去除杂质,冷却后加入扩培的酿酒酵母发酵液发酵。
S4:将百香果切开,取其汁水于榨汁机中榨汁,榨汁完毕后,过滤,去除滤渣,留得滤液浓缩制成百香果浓缩汁。
S5:将酸乳、啤酒液以及百香果浓缩汁三者混合充分后再发酵。
S6:发酵结束后过滤,杀菌,既得成品。
所述S1具体操作过程为:将大豆蛋白粉倒入燕麦奶中,添加赤藓糖醇制成原料奶并在100℃灭菌 10min。
所述S2具体操作过程为:待冷却后,将优选的乳酸双歧杆菌、优选的嗜酸乳杆菌、优选的嗜热链球菌、优选的副干酪乳杆菌接种于原料奶中,在25℃条件下发酵2h,放入冰箱后后熟12h,搅拌后得酸乳。
所述S3具体操作过程为:将麦芽彻底粉碎后加入3倍体积水,在60℃条件下糖化12h,过滤后加入优选的酒花煮沸30min,过滤去除杂质,冷却后加入优选的酵母发酵液,30℃发酵8h。
所述S5具体操作过程为:将酸乳、啤酒液以及百香果浓缩汁三者混合充分后再发酵25℃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31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