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型材密封胶条共挤封装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73664.9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9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徐雨;陆克献;储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雄峰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18 | 分类号: | B29C48/18;B29C48/25;B29C48/305 |
代理公司: | 合肥辉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5 | 代理人: | 汪守勇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密封胶 条共挤 封装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型材密封胶条共挤封装工艺。所述塑料型材密封胶条共挤封装工艺包括:S1采用挤压成型机对塑料材料进行挤出成型,制得塑料型材;S2将步骤S1中的塑料型材控温输送至共挤磨具中;S3在步骤S2中塑料型材进入共挤磨具的同时,在共挤磨具的输入端输入密封胶条原料,方便密封胶条的挤压成型。本发明提供的塑料型材密封胶条共挤封装工艺,通过将密封胶条和塑料型材进行共挤处理,共挤后的密封胶条再进一步的按压贴合,使得密封胶条能够稳定的贴合在塑料型材的外表面,增加密封胶条与塑料型材之间共挤后连接的稳定性,增强密封胶条和塑料型材一体式连接,具有防止密封胶条与塑料型材之间共挤后易松动而脱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型材密封胶条共挤封装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门窗行业的塑料型材的需求不断的增加,而在塑料型材生产和使用时,需要使用到密封密封胶条,用于增加塑料型材连接时的密封性能和缓冲性能,保障塑料型材使用的稳定性。
由于单独采用密封胶条安装在塑料型材的表面,不方便根据塑料型材的尺寸需求进行密封胶条的选择和安装,而采用复合塑料型材和密封胶条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防止密封胶条和塑料型材不吻合的问题。
为了方便塑料型材和密封胶条的稳定贴合,采用共挤成型的加工工艺方便塑料型材和密封胶条的共同成型挤出,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密封胶条和塑料型材在挤出时密封胶条的表面与塑料型材的表面之间分离且间隙较大,使得密封胶条和塑料型材的表面之间仍然易发生松动而脱落的现象。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塑料型材密封胶条共挤封装工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型材密封胶条共挤封装工艺,解决了塑料型材和密封胶条共挤处理时表面连接处易发生松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塑料型材密封胶条共挤封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挤压成型机对塑料材料进行挤出成型,制得塑料型材;S2将步骤S1中的塑料型材控温输送至共挤磨具中;S3在步骤S2中塑料型材进入共挤磨具的同时,在共挤磨具的输入端输入密封胶条原料,方便密封胶条的挤压成型;S4将步骤S3中获得的密封胶条在密封环境下将密封胶条向塑料型材的表面按压贴合,实现密封胶条的紧密接触和定形;S5将步骤S4定形后的塑料型材和密封胶条穿过冷却水槽的内部进行冷却出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挤出成型后的塑料型材直接输送至密封箱的内部,密封箱的内部进行恒温处理,恒温处理的温度控制在140℃~150℃。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共挤磨具安装在所述密封箱的内部,并且共挤磨具的输入端与所述塑料型材成型磨具的输出端在同一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共挤磨具的输入端安装有原料熔融装置,所述原料熔融装置的输出端与共挤磨具的密封胶条输入端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原料熔融装置的内部安装有混合搅拌机构,并且原料熔融装置的内部采用分层处理。
优选的,所述分层处理将所述原料熔融装置的内部上下分开,上方用于对密封胶条的原料进行临时的储存和余热,下方直接与熔融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且用于对密封胶条的主要熔融处理。
优选的,所述原料熔融装置的输出端安装有螺旋输送结构,螺旋输送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共挤磨具的密封胶条输入端连接,用于熔融后的密封胶条原料螺旋挤压输送至共挤磨具的密封胶条原料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对密封胶条进行按压贴合时,需要使用到对接管,对接管的内部通过对接槽将输送的密封胶条挤压至塑料型材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定形后的塑料型材和密封胶条挤出后通过切断设备对共挤型材的表面进行切断处理,切断后对共挤型材的端口进行表面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雄峰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雄峰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3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