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升机旋翼折叠固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82567.6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0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商浩;胡敦远;孔龙;王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B65D85/6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杨洁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升机 折叠 固定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升机旋翼折叠固定系统,包括:鞍型支架(1)、支撑桁架(2)和桨叶锁紧夹头(3);鞍型支架(1)卡设在直升机尾梁上方,支撑桁架(2)固定设置在鞍型支架(1)的上方,支撑桁架(2)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桨叶锁紧夹头(3),分别夹持一个直升机桨叶;鞍型支架(1)包括两个弯折的前接头支架(102)、横向拉杆(106)和两个弯折的后接头支架(108),前接头支架(102)和后接头支架(108)均分别采用长度可调的横向拉杆(106)连接,前接头支架(102)和后接头支架(108)的底部与尾梁上的尾梁接头(4)采用单双耳结构连接,单双耳结构中的单耳上设置有偏心轴套(103)。易调节、抗翻转、强度高、零部件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旋翼折叠装置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升机旋翼折叠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直升机因其独特的旋翼构型,能够完成悬停、垂直起降、平飞、侧飞等各种动作,被广泛应用于山地、海洋、沙漠等复杂环境中。但是直升机安装旋翼后会显著增大整个机体的垂直投影面积,在整机运输、贮存时占用较大的空间,难以满足舰船、大型运输机等运载平台的装运要求。因此,工程人员通过重新设计桨榖处的铰链结构,实现了多片桨叶的折叠,有效缩减了直升机的运输、贮存空间。
然而桨叶折叠后仍无法满足装运需求,在装运过程中,受海况、路况和运载方式的限制,直升机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颠簸和振动,此时桨叶因其悬臂结构会随动发生挥舞、摆振运动,极易损伤桨叶本身及机体结构。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对直升机旋翼折叠后固定的装置或系统,避免其在运输过程中因无法限动造成损伤的情况发生,保证直升机的技战术效能的完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升机旋翼折叠固定系统,解决现有桨叶装运过程中,受海况、路况和运载方式的限制,直升机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颠簸和振动,导致桨叶受伤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升机旋翼折叠固定系统,包括:鞍型支架1、支撑桁架2和桨叶锁紧夹头3;
所述鞍型支架1卡设在直升机尾梁上方,所述支撑桁架2固定设置在所述鞍型支架1的上方,所述支撑桁架2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所述桨叶锁紧夹头3,各所述桨叶锁紧夹头3用于分别夹持一个直升机桨叶;
所述鞍型支架1包括两个弯折的前接头支架102、横向拉杆106和两个弯折的后接头支架108,所述两个弯折的前接头支架102和两个弯折的后接头支架108均分别采用横向拉杆106连接,所述横向拉杆106为长度可调的拉杆,位于直升机尾梁的上方,位于直升机尾梁同侧的前接头支架102和后接头支架108通过横梁连接;
前接头支架102和后接头支架108的底部与尾梁上的尾梁接头4采用单双耳结构连接,单双耳结构中的单耳上设置有偏心轴套103。
可选的,支撑桁架2包括:门型框架、4根斜拉杆201、双向螺套205、三相接头207;
所述门型框架的内部和一侧面分别设置有两根斜拉杆201,所述门型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三相接头207;
所述门型框架的底部、设置在门型框架的内部的两根斜拉杆201的底部与所述鞍型支架1顶部通过三相接头207采用单双耳结构固定连接;
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的侧面的两根斜拉杆201的底部采用单双耳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鞍型支架1顶部;
所述门型框架的顶梁上设置有双向螺套205,用于调节顶梁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鞍型支架1还包括:脚踏板105;
位于直升机尾梁同侧的前接头支架102和后接头支架108之间还设置有脚踏板105。
可选的,脚踏板105内还连接有多根横梁。
可选的,鞍型支架1和支撑桁架2采用方管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25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