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氟丙酮三水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2702.7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1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民;陈亚军;刘鹏榕;陶澄钰;李信;宋蔚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5/32 | 分类号: | C07C45/32;C07C45/40;C07C49/167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酮 水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氟丙酮三水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为:将二聚硫代六氟丙酮、含氟溶剂和催化剂在反应釜内混合,在‑30℃下通入氧化剂,80‑200℃反应完全后,反应釜冷却至室温,通氮气将反应釜内气体吹扫至温度为‑50~‑80℃的冷阱中;再将冷阱缓慢升温至‑10~‑20℃,将冷阱内气体产物通入装有甲醇的洗涤瓶,再缓慢通入水中,形成水合物,精馏,取105~106℃的馏分,获得六氟丙酮三水合物;本发明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体系完全密闭,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极大提高了反应收率,收率达到85%,产物纯度99%以上,使得反应原子经济性有了极大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氟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以二聚硫代六氟丙酮制备六氟丙酮三水合物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六氟丙酮(hexafluoroacetone),分子式CF3COCF3,CAS号为684-16-2,简称HFA,可应用于医药、农药和合成材料等领域,是合成特殊领域的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化工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中间体。六氟丙酮气体储存和运输比较困难,但六氟丙酮三水合物性质稳定,低毒性,方便运输,一般情况下,六氟丙酮以水合物的形式进行运输。当水和六氟丙酮的量接近3:1时,可以形成六氟丙酮三水合物,其沸点为106℃。
六氟丙酮可由多种方法制备,常见方法有氟化法、氧化法、六氟环氧丙烷异构法、七氟异丁烯基醚还原法等。氟化法制备,产物中会含有盐酸、氟化氢,以及数量较大的有毒物质,氟化法收率低,精制难度大;以七氟异丁基甲基醚为原料进行氧化:若采用双氧水-电化学联合氧化法,整个反应会涉及氧化、皂化、电解三个过程,流程复杂,且收率不高;采用紫外线光照过氧化氢氧化法,需要昂贵的紫外光发生器,还需要耐腐蚀的特种反应釜,成本过高,明显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六氟环氧丙烷异构法虽然是目前主要生产方法,但六氟环氧丙烷单价较高,一直难以降低成本。
专利CN101328113A中,在二聚硫代六氟丙酮氧化反应时,采用了碘酸钾作为氧化剂,其氧化效果较好,收率达到了82.6%,但碘酸钾作为氧化剂,其成本过高,二次回收困难,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工业化成本高,工业上大量生产显然是不合适的。专利CN102976908A中,在二聚硫代六氟丙酮氧化时,使用200~400nm紫外光照射10-12小时,导致反应时间大幅延长,不适合规模化生产。南京理工大学刘红梅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提出,在二聚硫代六氟丙酮氧化反应时,选取了氧气,因其成本低,来源广泛。该反应是在玻璃仪器中进行反应的,采取持续通入氧气的方法,反应体系和外界相通,另外,反应原料二聚硫代六氟丙酮与氧气反应时间过短,导致了反应收率低,收率只有38.8%。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选取了对二聚硫代六氟丙酮和氧气溶解度较好的含氟溶剂,使得原料更易充分接触并反应。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分子氧氧化二聚硫代六氟丙酮时接触时间短,反应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六氟丙酮三水合物的合成方法,采用密闭式反应体系,增加了反应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反应效率,收率明显提高,为六氟丙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种可行的、成本低廉的合成路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六氟丙酮三水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为:将二聚硫代六氟丙酮、含氟溶剂和催化剂在反应釜内混合,在-30℃下通入氧化剂,80-200℃反应完全后,反应釜冷却至室温,通氮气将反应釜内气体吹扫至温度为-50~-80℃的冷阱中,反应釜内固体是反应生成的硫单质,过滤,收集;再将冷阱缓慢(优选20-40min,更优选30min)升温至-10~-20℃,冷阱内六氟丙酮及少量酰氟杂质为气态,溶剂及其余物质为液态;将冷阱内气体产物通入装有甲醇的洗涤瓶用于除去酰氟杂质,得到六氟丙酮气体,再通入水中,形成水合物,精馏,取105~106℃的馏分,获得六氟丙酮三水合物;所述催化剂为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钠、碘化钾、氟化钠或氟化钾中的一种;所述含氟溶剂为氢氟醚7300、六氟丙烯三聚体、全氟-2-甲基-2,3-环氧戊烷或全氟三正丙胺中的一种;所述氧化剂为臭氧或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27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风空调的热换芯体自清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医疗用注射器粉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