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塑料输液容器制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5336.0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3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罗成鑫;杨成斌;刘文军;谭鸿波;王亮;郭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04 | 分类号: | B29C49/04;B29C49/42;B29C49/64;B29C49/7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赵以鹏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塑料 输液 容器 制造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塑料输液容器制造系统,包括:胚体成型机构,用于将粒料熔融并吹塑成胚体;胚体转存机构,用于将制成的胚体转移到容器成型机构;容器成型机构,用于将胚体吹塑成容器;洗灌封机构,用于对容器进行清洗并完成灌封。粒料经过胚体成型机构制成胚体,胚体经过模外温度精确控制机构的冷却,使胚体分子晶间重新排列从而降低分子应力,再通过转移区的等待进一步消除应力这是获得高透明度的重要工序亦是区别于BFS或ASB制造方法的核心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卧式大输液塑料输液容器成型与灌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塑料输液容器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人体静脉输液是临床应用最广泛也是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药品的安全性与包装形式、材质、制造环节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输液容器软、塑化后解决了玻瓶容器输液不能全密闭输液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四川科伦药业新型输液包装——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简称“可立袋”)的上市,解决了输液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并满足了空投等特殊使用条件。这种综合了传统4种输液包装的优点的产品的产业化,有力推动了输液包装的软塑化进程。
目前国内采用非二步法制造软塑输液容器的方法主要有BFS(注吹灌一体)和ASB(注吹一体)。
BFS(注吹灌一体)工艺生产的容器优点是:在密闭洁净环境下在一台设备完成输液容器的生产(注塑、吹瓶)、灌装、密封,容器内微粒少、生产环节被污染的风险低;缺点是物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极低,能耗高不利于绿色持久发展,且透光率差,无法实现输液时的自收缩功能(BFS产品输液时采用开放式输液,否则易回血,而开放式输液有污染的风险)。
ASB(注吹一体)工艺生产的容器优点是:在密闭洁净环境下,在一台设备完成输液容器的生产(注塑、吹瓶),容器内微粒少,被污染的风险低,透光率和物料利用率较BFS有较大的提升。缺点是透光率仅为二步法制造容器的三分之二,生产效率同比BFS有较大提升,但同比二步法仍然较低,制成的容器需要周转运输后才能完成洗、灌、封等制造流程,容器周转环节仍然存在污染风险。
二步法(注塑—吹瓶)工艺生产的容器优点是:透明度高,普遍能达到95%以上,能实现全密封输液且能实现完全自排液,生产效率、物料利用率同比ASB、BFS较高;缺点是输液容器在两台设备上分别制造,在注塑胚体转移过程中,胚体互相碰撞存在污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塑料输液容器制造系统,以期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塑料输液容器制造系统,包括:
胚体成型机构,用于将粒料熔融并吹塑成胚体;
胚体转存机构,用于将制成的胚体转移到容器成型机构;
容器成型机构,用于将胚体吹塑成容器;
洗灌封机构,用于对容器进行清洗并完成灌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胚体成型机构包括:胚体成型本体、粒料传输装置、粒料暂存装置、塑化挤出机构、液压控制系统,粒料传输装置位于胚体成型本体外部,通过管道将粒料送入粒料暂存装置,粒料暂存装置安装于胚体成型本体尾部与塑化挤出机构相连,塑化挤出机构与液压控制系统相连,液压控制系统安装于胚体成型本体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胚体成型机构还包括模外温度精确控制机构、初冷装置、模具成型机构、模外冷却胚转移装置,初冷装置设置在模具成型机构背部,模具成型机构安装于胚体成型本体的开合铰链内,模外冷却胚转移装置与胚体成型本体外壳相连,模外温度精确控制机构安装于模外冷却胚转移装置背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胚体转存机构包括转移区、设置在转移区内的转移机构、胚体暂存装置,所述转移机构用于将胚体转移至胚体暂存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53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