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封闭多曲面内腔体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87248.4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6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段国齐;涂强;李嘉;黄德敏;吴先友;王雅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亚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 曲面 内腔体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封闭多曲面内腔体的加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正面立轴粗铣→反面立轴粗铣→反面摆轴粗铣根部→正面摆轴粗铣根部→正面摆轴半精铣4处根部→正面摆轴半精铣曲面→反面摆轴半精铣4处根部→反面摆轴半精铣曲面→正面摆轴精铣4处根部→正面摆轴精铣曲面→反面摆轴精铣4处根部→反面摆轴精铣曲面。本发明将拐角处的切削深度进行了均匀化,同时选择与其匹配的切削速度及进给量,不会导致加工中的切削力的突然上升,避免了过切,本发明使用定轴(同一步骤中刀轴与毛坯端面夹角不变)加工方法完成所有加工过程,提高了零件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半封闭多曲面内腔体结构的零件的数控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待加工的零件,该零件为半封闭多曲面内腔体结构的零件,零件的壁厚为2.5,四个侧面依次连接并围合形成无顶面和底面的半封闭空间腔体,四个侧面的内侧壁之间的转接圆角半径为R4,作为侧壁的两个相对侧面为弯曲的型面。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半封闭多曲面内腔体是一种常见的零件结构,这类零件结构由于半封闭、机加时刀具可达性差,转接圆角(也称为根部)容易产生过切现象,加工效率低,加工合格率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尝试过多种加工方案,例如,现有中国专利一种铝合金U型开放式精密内腔薄壁零件工艺方法(CN106001715A,2016-10-12)中公开了针对带有U型内腔的铝合金零件加工方法,但是,该专利中的加工方法只适用于侧壁为直面且底面封闭的情况(假设零件为六面体,则该专利中的零件由底面、两个垂直底面的直面侧面组成,无前面、后面和顶面),而图1中的待加工零件没有底面和顶面,由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围拢而成,且两个侧壁(左面和右面)为弯曲的型面,这种结构特点导致无法从正面(对应前述的顶面)铣透零件;两个侧壁处形成转接圆角较小,使用同一把刀具加工后,转接圆角处余量远远大于侧面余量;弯曲的侧面型面在底部(对应前述底面)位置曲率变化趋于平缓,铣加工接刀痕较大。如果按照前述中国专利的加工方法,虽然能解决零件的变形问题,但是在粗铣、精铣加工时会导致侧壁转接圆角处过切,最终造成零件加工失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半封闭多曲面内腔体的加工方法,避免零件的半封闭多曲面内腔体两侧壁转接圆角处产生过切现象,提高零件的加工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半封闭多曲面内腔体的加工方法,待加工的半封闭多曲面内腔体无顶面和底面,由四个侧面依次连接围合而成,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为弯曲的型面,四个侧面的内壁拐角位置有转接圆角,半封闭多曲面内腔体无法从顶面铣透,且转接圆角半径小,使用同一把刀具粗铣加工后,转接圆角余量远大于侧面余量,弯曲的侧面型面接近底面位置曲率变化趋于平缓,铣加工接刀痕大,加工方法包括,
按照下述加工顺序进行铣削,
S1,粗铣内腔,具体包括,
S1.1,正面立轴粗铣,正面朝上,刀轴垂直于毛坯端面;
S1.2,反面立轴粗铣;反面朝上,刀轴垂直于毛坯端面;
S1.3,反面摆轴粗铣转接圆角,反面朝上,刀轴与毛坯端面成固定锐角夹角;
S1.4,正面摆轴粗铣转接圆角,正面朝上,刀轴与毛坯端面成固定锐角夹角;
S2,半精铣内腔,具体包括,
S2.1,正面摆轴半精铣4处转接圆角,分多层进刀加工;
S2.2,正面摆轴半精铣曲面;
S2.3,反面摆轴半精铣4处转接圆角;分多层进刀加工;
S2.4,反面摆轴半精铣曲面;
S3,精铣内腔,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72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