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89530.6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3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赵明;靳昊鑫;庞斌;陈松;曹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5K7/02;H05K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正华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1 | 代理人: | 傅晓 |
地址: | 62170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连接器 组件 | ||
1.一种微型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的上方设置有第四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通过刚柔结合板与第二插接件和第三插接件连接,且第二插接件与刚柔结合板的硬性线路板连接、第三插接件与刚柔结合板的软性线路板连接,所述刚柔结合板成U形结构绕过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之间的机箱;所述第三插接件与机箱上设置的第五插接件插接,所述第四插接件与机箱上设置的第六插接件插接,且第五插接件和第六插接件分别设置在机箱的两端;所述第三插接件与第一插接件通过软性线路板连接;所述第一插接件与第四插接件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插接件和第三插接件的方向相反;所述软性线路板和硬性线路板叠在一起结合形成刚柔结合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接触板,所述刚柔结合板插入第一壳体内与第一接触板连接,所述第一接触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导针,所述第一导针插入第一导筒内,所述第一导筒的端部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一导筒的端部插入第一插接端上开设的插接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壳体的尾部设置有第一卡箍,所述第一壳体的尾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穿过第一卡箍,且固定柱端部通过卡扣固定在第一卡箍上,所述第一卡箍的两端设只有第一浮动套,所述第一浮动套内设置有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件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二插接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插接腔,所述第二插接端的尾部设置有第二接触块,所述第二接触块内设置有若干第二导针,所述硬性线路板穿过第二壳体与第二接触块连接,若干所述第二导针的端部伸入插接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插接件包括第四壳体,所述第四壳体内设置有第四插接端,所述第四插接端的端部设置有第四插接孔,所述第四壳体的尾部设置有第四接触块,所述软性线路板穿过第四壳体与第四接触块连接,所述第四接触块上设置有若干第四导针,所述第四导针伸入第四插接孔内,所述第四导针的端部设置有插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插接端两侧设置的第四导柱,所述第四导柱固定在第四壳体上,所述第四壳体上设置有第四卡箍,所述第四导柱穿过第四卡箍,所述第四卡箍的两端设置有第四浮动套,所述第四浮动套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四插接端上设置有防呆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插接件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上设置有第三插接端,所述第三插接端上设置有若干第三插接孔,所述第三插接孔内设置有第三导针,所述第三导针的尾部安装在第三接触块内,所述第三接触块与软性线路板连接,所述第三壳体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与第三壳体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95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