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通过型滑板车把手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91255.1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4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26 | 分类号: | B62K21/26;B62K1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明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83 | 代理人: | 杨学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滑板 车把 | ||
本发明公开了易通过型滑板车把手,包括主杆体,所述主杆体两侧对称转动连接设置有把手杆,所述主杆体中部固定连接设置有螺纹支杆,所述螺纹支杆外围配合连接设置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上转动连接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把手杆和主杆体连接处的端部和侧面均嵌入设置有和限位件对应适配的连接孔,当螺纹筒在螺纹支杆上相对主杆体靠近移动时,限位件的末端穿过主杆体并和连接孔对应配合连接,所述限位件和连接孔的配合限制把手杆相对主杆体转动。本发明可以方便通过狭窄部分,也方便安置滑板车,结构稳定,不易脱落,能够提高滑板车的通过性,安置也更加灵活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板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易通过型滑板车把手。
背景技术
滑板车既能够作为一种运动器械,又能够作为代步工具使用,因此,滑板车使用范围较为广泛,越来越受到各年龄段人群的欢迎。传统的滑板是由板身、轮架、轴承、轮子等部件构成的,通过人将一只脚踏在板身前端二分之一间,另一只脚向后踩踏撑地推进,并且身体重心放前,从而推动滑板向前滑行;电动滑板车是利用电力驱动的滑板车,是以传统滑板车为基础,加上电力套件的交通工具。
现有技术中,不论是作为交通出行或是娱乐的工具,都会遇到需要通过狭窄空间的问题,此时间隔缝隙通常都会比滑板车龙头把手的宽度小,这样通过就会较为困难,有些滑板车是可以折叠的,此时就需要折叠滑板车并手动拎过狭窄空间,这样操作就相对繁琐,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易通过型滑板车把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易通过型滑板车把手,包括主杆体,所述主杆体两侧对称转动连接设置有把手杆,所述主杆体中部固定连接设置有螺纹支杆,所述螺纹支杆外围配合连接设置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上转动连接设置有限位件;
所述把手杆和主杆体连接处的端部和侧面均嵌入设置有和限位件对应适配的连接孔,当螺纹筒在螺纹支杆上相对主杆体靠近移动时,限位件的末端穿过主杆体并和连接孔对应配合连接,所述限位件和连接孔的配合限制把手杆相对主杆体转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杆体两侧对称嵌入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断面呈“U”形,所述转动槽的内部两侧对称嵌入设置有轴承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槽内位于两组轴承孔之间的侧面上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把手杆转动连接在两组轴承孔之间,且所述通孔和所述把手杆上的通过孔对应设置,所述限位件的端部和通孔滑动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把手杆和转动槽相对的端部呈半球形设置,所述把手杆和转动槽相对端部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凸起,所述连接孔包括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嵌入设置在所述把手杆端部的圆心处,所述第一限位孔嵌入设置在所述把手杆端部外围且与两组转动凸起位于同一截面上,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相邻转动凸起的圆心角为9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把手杆远离主杆体的末端外围套接设置有把手衬套,所述把手衬套表面刻有防滑纹路,所述把手杆空心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螺纹筒端部的轴承套,所述轴承套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和通孔相对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通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把手杆上的连接孔滑动适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支杆远离主杆体的末端固定连接设置有装配筒,所述装配筒上贯穿设置有用于连接螺栓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快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1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