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机床机壳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3434.2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2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快亦优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Q11/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山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34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机床 机壳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机壳生产工艺,包括:板材准备步骤,准备两块板材,该板材的大小为机壳尺寸大小;划线步骤,根据设计图纸,在每块板材所需切割的位置进行划线;切割步骤,利用激光在板材的划线位置进行切割;热整形步骤,根据机壳最终所需要的形状,将板材加热,然后冲压整形成所需的折弯角度;焊接步骤,待板材温度下降至常温后,清洗烘干后,将板材的焊接部位打磨,然后将两块板材相邻的焊接部位进行焊接,形成机壳;镀层步骤,待板材冷却后,待机壳冷却至常温后镀保护层。本发明的机壳易于生产加工、利于冲压整形呈所需的折弯角度、不易于断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机床机壳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数控机床机壳采用全封闭结构,机壳的形状大部分为长方形状,目前采用的生产工艺是,将板材的三个部位进行冲压,形成长方形状,再将两个开口处进行焊接,形成长方形状。由于对板材需要连续折弯加工,生产加工要求比较高,且目前折弯是常温折弯,直接折弯易于造成板材有裂缝,易于造成板材断裂。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壳易于生产加工、利于冲压整形呈所需的折弯角度、不易于断裂的数控机床机壳生产工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机床机壳生产工艺,包括:板材准备步骤,准备两块板材,该板材的大小为机壳尺寸大小;划线步骤,根据设计图纸,在每块板材所需切割的位置进行划线;切割步骤,利用激光在板材的划线位置进行切割;热整形步骤,根据机壳最终所需要的形状,将板材加热,然后冲压整形成所需的折弯角度;焊接步骤,待板材温度下降至常温后,清洗烘干后,将板材的焊接部位打磨,然后将两块板材相邻的焊接部位进行焊接,形成机壳;镀层步骤,待板材冷却后,待机壳冷却至常温后镀保护层。
本发明数控机床机壳生产工艺的有益效果是,数控机床机壳由两块板材分别折弯、切割再焊接而成,相较于连续折弯呈长方形而言,具有机壳易于生产加工、加工便捷的优点;且每块板材采用热整形,相较于常温冲压而言,利于冲压整形呈所需的折弯角度,最后将两块板材焊接形成机壳,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四块板材依次焊接而成而言,具有机壳生产便捷的有益效果,机壳焊接好后,再在机壳上镀保护层,保护了机壳。
优选地,在所述镀层步骤之后,还包括检验划伤步骤,采用CCD相机照射壳体表面,利用软件来检测是否有划伤,若检测到有划伤,则在显示屏上显示并发出警报。利用CCD相机来检测机壳表面涂覆保护层后是否有划痕,代替人工检测,提高了机壳的合格率。
优选地,在检验划伤步骤的过程中,对机壳表面吹气,除去机壳表面的灰尘杂质。将灰尘毛絮从机壳表面吹走,再利用CCD相机来检测机壳表面是否有划伤,可以解决误将毛絮或是杂质当成划痕,产生误判的问题。
优选地,在检验划伤步骤之后,还包括修复步骤,所述修复步骤采用热吹气枪,利用热吹气枪的枪嘴对机壳的划伤部位以温度为200-225℃的热气吹气,吹气后进行精磨和抛光。利用对划伤部位吹热气,利于后期的精磨和抛光。
优选地,所述修复步骤中,将划伤的机壳浸泡在精磨液中,然后利用磨盘对其进行精磨。降低对其他未划伤部位的机壳的损伤。
优选地,所述研磨步骤与抛光步骤之间还包括清洗步骤,所述清洗步骤,去除所述手机壳的表面上残留的异物,所述抛光步骤中使用抛光液。在抛光与研磨之间增加清洗步骤,能将杂质异物清除,利于抛光。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包括耐热涂层、防刮涂层,所述耐热涂层涂覆在机壳的内、外表面,所述防刮涂层涂覆在机壳外表面的耐热涂层外表面上,所述耐热涂层和防刮涂层分别至少涂覆两层。耐热涂层能使得该机壳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保证了机壳的使用寿命;耐热涂层的外层涂抹有防刮涂层,机壳具有防刮伤作用,使得机壳不易于被划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快亦优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快亦优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3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