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F轨的磁浮车辆动态限界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5064.6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2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彬;谭富星;刘洪涛;杨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丽娜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车辆 动态 限界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轨的磁浮车辆动态限界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上述测试装置包括:传感器,同步触发器,处理器;传感器用于设置在磁浮车辆的车体底部且位于F轨的底部,传感器用于检测F轨的待测位置和车体的待测位置,传感器为两组且用于沿车体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每组传感器用于分布在车体的两侧且在车体两侧对应设置的传感器位于车体长度方向的同一位置;同步触发器用于和传感器通信连接且用于使所有的传感器同步;处理器用于根据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计算磁浮车辆的动态包络线。上述测试装置能够获得基于F轨的磁浮车辆的动态包络线,实现了对对基于F轨的磁浮车辆动态限界进行测试,能够获得基于F轨的磁浮车辆在线路上的实际动态偏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浮车辆动态限界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F轨的磁浮车辆动态限界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磁浮车辆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衡量轨道车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动态限界试验是校核及验证轨道车辆在规定站台或设备限界内安全可靠运行的测试手段。
但是,现阶段并未有测试手段测试基于F轨的磁浮车辆的动态偏移,无法在直线或曲线线路上换算出基于F轨的磁浮车辆的动态偏移。
综上所述,如何对基于F轨的磁浮车辆动态限界进行测试,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F轨的磁浮车辆动态限界的测试装置,以对基于F轨的磁浮车辆动态限界进行测试,获得基于F轨的磁浮车辆在线路上的实际动态偏移。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F轨的磁浮车辆动态限界的测试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F轨的磁浮车辆动态限界的测试装置包括:传感器,同步触发器,以及处理器;
其中,所述传感器用于设置在磁浮车辆的车体底部且位于F轨的底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F轨的待测位置和所述车体的待测位置,所述传感器为两组且用于沿所述车体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每组所述传感器用于分布在所述车体的两侧,且在所述车体两侧对应设置的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车体长度方向的同一位置;
所述同步触发器用于和所述传感器通信连接且用于使所有的所述传感器同步;
所述处理器用于和所述同步触发器通信连接,且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计算所述磁浮车辆的动态包络线。
可选地,所述车体包括用于安装悬浮架固定台的悬浮架固定台区域,一组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车体的一个悬浮架固定台区域,另一组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车体的另一个悬浮架固定台区域;
和/或,所述传感器用于通过吊挂梁安装于所述车体。
可选地,每组所述传感器中所述传感器为两个,且用于分布在所述车体的两侧;
或者,每组所述传感器中所述传感器为四个;每组所述传感器中,两个所述传感器用于分布在所述车体的一侧且用于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另外两个所述传感器用于分布在所述车体的另一侧且用于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每组所述传感器中,分布在所述车体同侧的两个所述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大于轨道的轨缝;每组所述传感器中,分布在所述车体同侧的两个所述传感器的光线平行。
可选地,所述基于F轨的磁浮车辆动态限界的的测试装置还包括:用于通信连接所述同步触发器和所述处理器的模拟信号采集器,和/或用于供电的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50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