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角度调节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08071.1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1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涂志健;卫能;束杨宇;李峰;李娟;方志强;陆泽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赛宝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业 机器人 角度 调节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角度调节测试装置,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装置底板、弹簧杆、摆动杆、直角板、平衡杆和传动履带,所述装置底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稳固板,在稳固板顶部设置有稳固组件,在稳固组件的侧部活动铰接有转动杆,在转动杆的前端活动连接有弹簧杆,在弹簧杆的前端活动连接有转动组件,在转动组件的中部卡接有连接杆;通过驱动轴带动传动履带进行传动,从而使工业机器人在传动履带的顶部进行定位移动,同时推动传动履带,使摆动杆配合弹簧杆之间的作用力下,摆动杆实现左右循环摆动,从而可对工业机器人移动时进行平衡度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角度调节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不仅仅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大到航天飞机的生产,军用装备,高铁的开发,小到圆珠笔的生产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从较为成熟的行业延伸到食品,医疗等领域,由于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与传统工业设备相比,不仅产品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小,而且产品的个性化程度高,因此在一些工艺复杂的产品制造过程中,可以让工业机器人替代传统设备,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经济效率,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但是现有的用于工业机器人角度调节测试装置,大多是用于对工业机器人爬坡力度进行测试,通过调节板面的倾斜度,从而测试板面上的工业机器人是否能够进行继续上行,但是并不能测试工业机器人在倾斜板面上所保持平衡的角度进行测试,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角度调节测试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角度调节测试装置,通过、弹簧杆、摆动杆、直角板、平衡杆和传动履带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技术只能对工业机器人爬坡的角度进行检测,并不具备对工业机器人爬坡测试的同时具备对机器人平衡角度进行检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角度调节测试装置,包括装置底板、弹簧杆、摆动杆、直角板、平衡杆和传动履带,所述装置底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稳固板,在稳固板顶部设置有稳固组件,在稳固组件的侧部活动铰接有转动杆,在转动杆的前端活动连接有弹簧杆,在弹簧杆的前端活动连接有转动组件,在转动组件的中部卡接有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中部卡接有摆动杆,在摆动杆的底部活动铰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摆动杆顶端的尾部活动铰接直角板,在直角板相对的内侧面卡接有平衡杆,在平衡杆的两端卡接有连接夹板,在连接夹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在连接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板,在防护板相对的内侧面活动连接有边框板,在边框板的两端卡接有驱动轴,在驱动轴的侧部活动套接有传动履带。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两端开设有对接孔,且在远离对接孔与防护板中心位置的中部开设有卡接孔。
优选的,所述边框板的两端、且远离驱动轴两端中间的中部设置有卡接钮,卡接钮卡接在卡接孔的内侧面。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和边框板底部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位置相同,同时连接块卡接在凹槽的内侧面。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前端卡接有倾斜板、且倾斜板的两端开设有卡口,同时防护板前端的底部设置有卡块,卡块卡接在卡口的内侧面。
优选的,所述平衡杆的两端开设有圆孔,直角板相对的内侧面设有连接钮,连接钮的侧部卡接在圆孔的内侧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装置底板底部两端的两侧、且贴合在稳固板的后侧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夹板的内侧面卡接有稳固杆,稳固杆的侧部卡接在平衡杆的两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赛宝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赛宝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08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