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自动贴膜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15747.X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6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叶成金;李雪建;李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昂华(上海)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3/02 | 分类号: | B65B33/02;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郑纯;冯振华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自动 贴膜机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自动贴膜机,属于新能源动力电池模组装配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机头,机头上设有可自动供膜的供膜机构;拉膜机构,用于将膜从供膜机构上拉出;分离机构,用于在拉膜的过程中将离型纸从膜上进行分离;切刀机构,用于切断已去除离型纸的膜;吸膜机构,用于将切断后的膜运输至待贴膜产品上进行贴膜,吸膜机构包括位移组件和连接于位移组件上的可倾斜的吸盘组件;以及机座和控制器;机头、拉膜机构、分离机构、切刀机构以及吸膜机构信号连接于控制器并依次设置于机座上。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案,实现了贴膜过程中不掉膜,达到了无气泡和褶皱的效果,提高了贴膜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模组装配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自动贴膜机。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汽车动力电池的产量在逐年扩大,在电池模组生产过程中,进行模组的贴膜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目前主要由人工进行贴膜,人工贴膜的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影响生产效率。
自动贴膜机是新能源动力电池模组装配生产线的重要部件,可提高生产效率,但现有的贴膜机采用机头自动水平贴膜,机头卷膜靠气缸送膜,膜容易掉,送膜不稳定,造成贴膜褶皱和气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自动贴膜机,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送膜不稳定,易造成贴膜褶皱和气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自动贴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头,所述机头上设有可自动供膜的供膜机构;
拉膜机构,用于将膜从所述供膜机构上拉出;
分离机构,用于在拉膜的过程中将离型纸从膜上进行分离;
切刀机构,用于切断已去除离型纸的膜;
吸膜机构,用于将切断后的膜运输至待贴膜产品上进行贴膜,所述吸膜机构包括位移组件和连接于所述位移组件上的可倾斜的吸盘组件;以及
机座和控制器;
所述机头、所述拉膜机构、所述分离机构、所述切刀机构以及所述吸膜机构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并依次设置于所述机座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供膜机构包括架设于所述机座上的转轴以及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转轴两侧的挡板,卷膜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连接有第一电机;
所述供膜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挡板下侧可移动的绕膜缓冲滚筒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绕膜缓冲滚筒的到位检测开关,所述到位检测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机均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到位检测开关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转轴旋转以实现自动供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吸盘组件包括:
吸膜板,所述吸膜板上设有吸盘;
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吸膜板,远离所述吸膜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安装板背向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安装有旋转轴;以及
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端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位移组件连接,通过所述第一气缸实现所述吸膜板的倾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还设有定位构件,用于对所述吸膜板的倾斜角度进行定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定位构件分别位于所述旋转轴的上侧和下侧,当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平行时,所述旋转轴上侧的所述定位构件到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距离大于所述旋转轴下侧的所述定位构件到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昂华(上海)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昂华(上海)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57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