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管件自动去毛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17778.9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7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舜海铜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6;B24B41/02;B24B47/22;B24B47/12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王欣 |
地址: | 31236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管 自动 毛刺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金属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管件自动去毛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工作台;去毛刺组件,设置于工作台上,用于去除金属管件端部的毛刺;夹持组件,滑动设置于工作台上,用于夹紧或松开金属管件;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夹持组件向去毛刺组件靠近或远离;其中,工作台上有沿去毛刺组件方向设置的滑轨,滑轨上设置有滑动座,夹持组件设置于滑动座上,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滑动座相连,用于驱动滑动座靠近或远离去毛刺组件。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自动的对工件进行上下料,并自动对工件去除毛刺,非常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其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管件自动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管材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锯切,以满足尺寸的需要,然而在锯切后端口会存在毛刺,若毛刺不进行抛光处理,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去毛刺机,通常是通过人工对金属件进行逐个去毛刺,例如公开号为CN201922368236.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这种人工去毛刺的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因采用砂轮打磨管材,还存在管材内部的部分毛刺会无法完全去除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金属管件自动去毛刺装置,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自动的对工件进行上下料,并自动对工件去除毛刺,非常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其加工效率;其去毛刺组件能够有效的去除金属管材端部的毛刺。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管件自动去毛刺装置,其中,包括:
工作台;
去毛刺组件,设置于工作台上,用于去除金属管件端部的毛刺;
夹持组件,滑动设置于工作台上,用于夹紧或松开金属管件;
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夹持组件向去毛刺组件靠近或远离;
其中,工作台上有沿去毛刺组件方向设置的滑轨,滑轨上设置有滑动座,夹持组件设置于滑动座上,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滑动座相连,用于驱动滑动座靠近或远离去毛刺组件。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对金属管件去除毛刺时,先将金属管件放置于夹持组件上,由夹持组件将其夹紧,随后启动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会带动滑动座在工作台上的滑轨上滑动,并使夹持组件上的金属管件靠近去毛刺组件,随后去毛刺组件对金属管件的端部进行打磨,以去除毛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去毛刺组件包括:
电机;
打磨筒,其分为外筒以及设置于外筒内部的内筒,内筒内部具有空腔,电机设置于外筒上,其转轴穿过外筒后与内筒其中一端相连,内筒另一端开设有连通其内部空腔的开口,该开口贯穿外筒;
磨料,填充于内筒的空腔内,在内筒转动时用于对进入内筒空腔内的金属管件的端部进行打磨;
以及锥形套,设置于开口的内端口上,用于将开口密封;
其中,锥形套包括环形座,设置于开口的内端口上;挡片,具有三个并周向设置于环形座上,且挡片转动设置于环形座上;以及弹性环,套设于三个挡片上;
常态下弹性环驱动挡片远离环形座的一端向环形座的轴心线靠近,使三个挡片聚合,聚合后的三个挡片所形成的内腔形成供金属管件插入的通道,该通道由外向内逐渐缩小并至封闭;在金属管件向空腔内移动的过程中,金属管件逐渐接触挡片,并推动挡片向远离环形座的轴心线移动,通道的封闭端逐渐被打开。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于去毛刺组件而言,现有的一些设备大多数均是采用带有钢丝的砂轮来进行打磨,由于金属管件的口径较小,其内部的部分毛刺会存在无法去除的问题,对此本发明对去毛刺组件进行了改进,其包括第二电机、打磨筒、磨料以及锥形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舜海铜材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舜海铜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77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