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栖工程抢险救援船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18542.7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3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曲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鸿昌高端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3C9/00;B63C7/16;B63B2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叶鑫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栖 工程 抢险 救援 | ||
本发明涉及救援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两栖工程抢险救援船,包括船体和履带传动装置,所述船体的底部两侧皆装配有履带传动装置,所述船体的上表面装配有升降式作业装置,所述船体的两侧皆装配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杆、套管、第四液压缸和第五液压缸,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侧面与船体的侧边铰接,所述第四液压缸的一端与船体的侧边铰接,且所述第四液压缸的输出端与套管的侧面铰接,所述第五液压缸的一端与套管铰接,所述第五液压缸的输出端与定位杆的侧面铰接。本发明具有侧边定位机构,保证船体在水流湍急位置依然可以保持稳定,更利于抢险作业人员登船,为抢险作业人员提供更好的作业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援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两栖工程抢险救援船。
背景技术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狂风暴雨灾害天气不断出现,易引发山洪暴发,而山洪肆虐易导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现象,从而导致出现各种电力设备破坏、房屋倒塌、农田淹没等险情,因此在发生灾害天气时开展及时、有效的抢险救援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当上述险情发生时,常规的轮式抢险车无法在深水区进行救援和抢险等工程作业,但两栖工程抢险救援船却可以进入深水区进行落水人员的救援或水面漂浮物品的打捞,在抢险救灾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目前,将人员或物品打捞上船的步骤,往往只能借助救援船上驾乘人员的人力进行。其施救/打捞方式原始,受环境影响因素大,救援效率低,施救人员风险非常高。特别是在救援船难以靠近的地方或者水流湍急的地方,船体受到水流影响左右摆动幅度大,不利于抢险人员和伤员登船,救援者自己的生命甚至也面临极大的危险。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两栖工程抢险救援船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栖工程抢险救援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船体水流湍急位置抢险时,船体平稳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栖工程抢险救援船,包括船体和履带传动装置,所述船体的底部两侧皆装配有履带传动装置,所述船体的上表面装配有升降式作业装置,所述船体的两侧皆装配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杆、套管、第四液压缸和第五液压缸,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侧面与船体的侧边铰接,所述第四液压缸的一端与船体的侧边铰接,且所述第四液压缸的输出端与套管的侧面铰接,所述第五液压缸的一端与套管铰接,所述第五液压缸的输出端与定位杆的侧面铰接,所述定位杆的底部活动装配有锥头驱动器,所述套管上安装有对锥头驱动器进行牵拉的牵拉机构,所述锥头驱动器的底部设置有锥头。
优选的,所述船体的甲板前端安装有驾驶室,驾驶室的顶部设置有航行灯、信号灯,所述船体甲板四周设置有防护栏杆。
优选的,所述船体的后部左右两侧皆安装有螺旋桨装置,两组所述螺旋桨装置之间设置有同步装置,所述同步装置包括第六液压缸、杠杆臂、轴管和回转轴承座,所述船体甲板对应每一组所述螺旋桨装置处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回转轴承座,所述轴管插设于对应的所述回转轴承座内,所述轴管的底端与所述螺旋桨装置连接,且所述轴管的顶端与一根水平的杠杆臂的中部连接,两根所述杠杆臂之间活动连接有一根连杆,所述第六液压缸的一端安装于船体甲板的支座上,且所述第六液压缸的输出端与其中一根杠杆臂的端部铰接,所述连杆由两根分别连接两根杠杆臂的杆件,以及将两根所述杆件连接的左右螺纹调节套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鸿昌高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鸿昌高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85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