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乌菜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21751.7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3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汪承刚;梅林伦;唐小燕;袁凌云;陈国户;侯金锋;黄兴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乌菜小 孢子 出胚率 方法 | ||
1.一种提高乌菜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于抽薹开花期,在乌菜植株的花蕾上喷施0.1mg/L芸薹素内酯BR,并在喷施处理24h后采摘相应的花蕾样本,用于后续小孢子培养;
(2)将采摘的花蕾样本置于4℃环境下预冷处理1d;
(3)预冷处理后,挑选单核靠边期的花蕾样本,并先后采用70%酒精消毒30s、0.1%的HgCI摇晃消毒6min,最后再采用无菌水冲洗3次,每次5min;接着,在玻璃杯中加入B5培养基,并用玻璃棒研碎花蕾以释放出小孢子;然后,用钢丝网筛将玻璃杯中的小孢子溶液过滤到新的灭菌玻璃杯中,再用细胞网筛二次过滤到离心管,离心处理;最后,用B5培养基重悬离心沉淀,并再次离心,最终获得的沉淀即为目标所需的纯化小孢子;
(4)用NLN培养基重悬步骤(3)得到的纯化小孢子,并在其中添加浓度为150mg/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5)将步骤(4)的培养物于33℃温度下热激处理24h后转至25℃下黑暗培养;待出现肉眼可见的胚状体后,将其置于摇床上25℃振荡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乌菜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钢丝网筛为300目,细胞网筛为4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乌菜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两次离心处理的离心转速分别为1000r/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乌菜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纯化小孢子通过NLN培养基重悬稀释以调整密度;待小孢子密度达1×105~5×105个/mL时,将其分装到培养皿,并在每个培养皿中分别添加相应浓度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乌菜小孢子出胚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待出现肉眼可见的胚状体后,将培养物置于摇床上25℃振荡培养,震荡转速为5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17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悬架振动能量收集及其减振优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芯光纤端面研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