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铜衬底上高膜基结合力的陶瓷基梯度镀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22457.8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6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鞠洪博;汪然;喻利花;许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16 | 分类号: | C23C14/16;C23C14/06;C23C14/35;C23C14/58;C21D1/10;C21D1/62;C21D9/3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陆涛 |
地址: | 212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衬底 上高膜基 结合 陶瓷 梯度 镀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铜衬底上高膜基结合力的陶瓷基梯度镀层,以薄膜热膨胀系数递减为顺序,依次沉积Ti‑Cr薄膜、Ti‑Cr‑Zr薄膜、Ti‑Zr薄膜与TiN+ZrN薄膜,形成纳米结构多层膜材料作为镀层,所述薄膜厚度为2.5μm‑10μm。同时公开了该多层膜结构镀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Ti‑Cr/Ti‑Cr‑Zr/Ti‑Zr/TiN+ZrN梯度涂层与铜衬底结合力高,且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可应用于铜制器件表面的力学、耐磨损性和绝缘性能改性;解决目前工业应用过程中传感器和对向工件之间因碰撞而发生的打火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多层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铜衬底上高膜基结合力的陶瓷基梯度镀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感应淬火以其高效、环保、可靠等其他热处理工艺难以比拟的优点而在金属热加工工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的双频感应加热淬火技术在重载齿轮表面强化领域的工业化应用极大的推动了近二十年来高性能机械动力装备的发展。
双频感应加热淬火装备的终端为铜制淬火感应器,其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而在对向齿轮表面诱发感应电流以产生集肤效应,从而使温度快速升高以实现感应淬火。为避免因打火而损坏传感器,目前传感器与对向工件之间需具有较远的距离,而集肤效应的热效率又与距离成反比。
因此如何利用表面技术,在铜制淬火传感器表面设计并制备一种绝缘薄膜材料以解决因工件精度导致传感器与对向工件发生碰撞从而造成的打火问题,提高双频感应加热淬火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工业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铜衬底上高膜基结合力的陶瓷基梯度镀层,Ti-Cr/Ti-Cr-Zr/Ti-Zr/TiN+ZrN梯度涂层与铜衬底结合力高,且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可应用于铜制器件表面的力学、耐磨损性和绝缘性能改性;解决目前工业应用过程中传感器和对向工件之间因碰撞而发生的打火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基于铜衬底上高膜基结合力的陶瓷基梯度镀层,其特征在于:以薄膜热膨胀系数递减为顺序,依次沉积Ti-Cr薄膜、Ti-Cr-Zr薄膜、Ti-Zr薄膜与TiN+ZrN薄膜,形成纳米结构多层膜材料作为镀层,所述薄膜厚度为2.5μm-10μm。
其中,所述的Ti-Cr薄膜为复合膜结构,Ti-Cr复合膜包括hcp-Ti及bcc-Cr两相结构,Ti与Cr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依次为62.5%与37.5%;所述Ti-Cr复合膜经600℃-700℃真空退火处理后诱发Ti-Cr层与衬底间的扩散,并在层内/间形成Cu4Ti3、Cr2Ti相。
其中,所述的Ti-Cr薄膜与Ti-Cr-Zr薄膜组成多层膜结构,Ti-Cr/Ti-Cr-Zr多层膜包括hcp-Ti、bcc-Cr及hcp-Zr三相结构,Ti、Cr、Zr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依次为38.5%、23.9%与37.6%;所述Ti-Cr/Ti-Cr-Zr多层膜经600℃-700℃真空退火处理后诱发Ti-Cr层与Ti-Cr-Zr层的扩散,并在层内/间形成Cu4Ti3、Cu4Ti、Cr2Ti相。
其中,所述的Ti-Cr薄膜、Ti-Cr-Zr薄膜与Ti-Zr薄膜组成多层膜结构,Ti-Cr/Ti-Cr-Zr/Ti-Zr多层膜包括hcp-Ti、bcc-Cr及hcp-Zr三相结构,Ti、Cr、Zr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依次为36.3%、14.4%与48.3%;所述Ti-Cr/Ti-Cr-Zr/Ti-Zr多层膜经700℃-800℃真空退火处理后诱发层间扩散,并在层内/间形成Cu4Ti3、Cr2Ti、Cu51Zr24、Cu4Ti、Cu3Ti、Cr0.62Cu0.38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24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