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ADCC/CDC功能性单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3907.5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4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孙乐;李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成新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C07K16/18;C12N15/13;A61K39/395;A61P35/00;A61P37/04;A61P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商秀玲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dcc cdc 功能 性单抗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ADCC/CDC功能性单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对PD‑L1、PD‑1、CTLA4、TNF‑α、PCSK9、NGF、CD47和C5等多靶点的抗体序列进行改造,在IgG1亚型抗体重链CDR3与CH2区之间插入一段柔性氨基酸序列,可降低ADCC/CDC功能,同时不显著增加多聚体形成。本发明的改造抗体和原始抗体针对相同位点,但抗体亚型或糖基化不同,稳定性显著提高或/和免疫原性显著降低,半衰期延长。改造抗体去除了ADCC/CDC功能,因此,经本发明的技术改造后的抗体能有效避免因ADCC/CDC功能造成的副反应,提高疗效,具有优异的临床应用价值,适于推广。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7月5日,申请号为:2019106055706,发明名称为“低ADCC/CDC功能性单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专利申请之分案申请。并且,申请号为:2019106055706的申请要求以下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2018年7月6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810738565.8、发明名称为“低ADCC/CDC功能性抗PD-L1全人源单抗及其应用”;2018年8月14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810924249.X、发明名称为“针对人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的IgG1亚型低ADCC/CDC功能性抗体”以及2019年5月7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910376852.3、发明名称为“针对人CTLA4的IgG1亚型低ADCC/CDC功能性抗体”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用抗体的制备及应用,主要涉及低ADCC/CDC功能性单抗的应用,以及降低抗体的ADCC/CDC功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是指表达IgG Fc受体的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通过与已结合在靶细胞表面的IgG抗体的Fc段结合,而杀伤这些靶细胞的作用。IgG抗体可介导这些细胞发挥ADCC作用,其中NK细胞是能发挥ADCC作用的主要细胞。在抗体介导的ADCC作用的发生过程中,抗体只能与靶细胞上的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而NK细胞等效应细胞可杀伤任何已与抗体结合的靶细胞,故抗体与靶细胞上的抗原结合是特异性的,NK细胞等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CDC指补体系统被激活后,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导致靶细胞溶解,这种效应称为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补体能导致多种细菌和其他病原生物细胞的溶解,是机体抵抗病原生物感染的重要防御机制。尤其是对防止革兰阴性菌的感染有重要作用。在某些病例情况下,补体系统可引起机体组织或细胞损伤,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致病过程。
抗体药的应用并不局限于传染病和肿瘤,为了避免抗体结合靶蛋白后诱导不利的ADCC和CDC功能,目前采取的主要方法有对抗体重链进行了糖基化位点氨基酸N(297)突变成A的去糖基化突变或将抗体重链改为IgG2/4亚型。但是抗体重链去糖基化,导致了产品中多聚体含量过高,药物免疫原性显著增强,病人多次给药后产生抗药抗体(ADA)发生率高。IgG2亚型的抗体仍能够通过与FcγRIIa的结合引发单核细胞介导的ADCC与巨噬细胞介导的ADCP。此外,IgG2的铰链区上游存在额外的Cys残基,因此会形成二硫键异构体影响IgG2分子的空间构象与功能。而将抗体重链改为IgG4亚型,IgG4亚型的抗体药重链在血液中会自动发生和其他人IgG4重链交换,形成半分子以及双特异的功能单价的抗体。同时,IgG2/4亚型抗体半衰期比IgG1亚型显著缩短。
PD-1主要在激活的T细胞和B细胞中表达,功能是抑制免疫细胞的激活,这是免疫系统的一种正常的自稳机制,因为过度的T/B细胞激活会引起自身免疫病,所以PD-1是我们人体的一道护身符。但是,肿瘤微环境会诱导浸润的T细胞高表达PD-1分子,肿瘤细胞会高表达PD-1的配体PD-L1和PD-L2,导致肿瘤微环境中PD-1通路持续激活,T细胞功能被抑制,无法杀伤肿瘤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成新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成新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3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