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技术效果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25216.9 | 申请日: | 202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9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高平;陈先超;冯青;李江;钱锋;周靖超;江朋宇;樊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梦蝶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纳米 降压 技术 效果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技术效果评价方法,先基于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确定出表皮系数,所述第一半径具体是钻井污染造成的渗透率下降区域的半径,所述第二半径是生物纳米溶液在注水井井底朝水平方向对地层的波及半径,其中,所述第一半径包含多层半径,所述第二半径包含多层半径;然后确定出生物纳米溶液的有效半径;最后基于所述有效半径、地层数据和所述表皮系数确定所述注水井的阻力系数,并基于所述阻力系数评价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技术效果,实现了对海上油田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技术效果进行定量的评价,且具有相应的评价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上油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技术效果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海上油田步入高含水阶段,注水开发采用大泵提液后,导致注入压力较高,能耗巨大,注水困难,明显制约了稳产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针对这种情况市面上研制出了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液,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措施主要是向注入井工作液中添加纳米颗粒或纳米复合材料来实现,其在注入过程中会发生吸附、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封堵流动通道等物理化学过程,因此纳米降压增注油藏工程理论与常规油藏工程方法有较大差异。
目前来说,对海上油田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技术效果的评价局限于通过井口压力与注入量这两个因素判断是否有效,缺乏相应的评价理论,无法对改善效果进行定量的评价。
因此,如何对海上油田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技术效果进行定量的评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对海上油田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技术效果进行定量评价,提出了一种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技术效果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技术效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确定出表皮系数,所述第一半径具体是钻井污染造成的渗透率下降区域的半径,所述第二半径是生物纳米溶液在注水井井底朝水平方向对地层的波及半径;
S2、确定出生物纳米溶液的有效半径;
S3、基于所述有效半径、地层数据和所述表皮系数确定所述注水井的阻力系数,并基于所述阻力系数评价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径包含多层半径,所述第二半径包含多层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S11、若所述第一半径均小于所述第二半径,则通过第一表皮系数计算公式确定所述表皮系数;
S12、若所述第一半径均不小于所述第二半径,则通过第二表皮系数计算公式确定所述表皮系数;
S13、若所述第一半径部分小于所述第二半径,则通过第三表皮系数计算公式确定所述表皮系数。
进一步地,判断所述第一半径和所述第二半径之间的大小是通过生物纳米溶液的注入量进行判断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皮系数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S1nano为第一表皮系数,α为校正系数,n为地层层数,re为注水井和采油井之间的直线距离,rfi为生物纳米溶液改善半径,rw为注水井井底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表皮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式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5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及模型训练的甲状旁腺识别方法
- 下一篇:遥控云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