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潜热储能材料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26779.X | 申请日: | 2021-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5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春;刘玉泉;黄俊燕;姚兴玉;刘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皇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C10G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热 材料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高潜热储能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子蒸馏处理精炼费托蜡制得碳分布为C40-C90的预处理产品,所述精炼费托蜡的碳分布为C35-C100,所述精炼费托蜡的滴熔点为T0℃,且所述T0的范围为85~120℃;
S1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将精炼费托蜡加热至大于T0且小于220℃,于加热面温度为220~350℃、冷却面温度为80~160℃且绝对压力为1~50Pa的条件下进行分子蒸馏,制得碳分布为C40-C90的预处理产品,其中分子蒸馏中冷凝面与加热面的间距为d0,精炼费托蜡的平均自由程大于d0;
S2,熔融结晶处理预处理产品,将步骤S1中制得的预处理产品依次经过多级结晶处理和多级发汗处理后制备得到相变温度为TX且相变焓值为Q的目标产品,所述目标产品的熔程范围≤10℃、Q的范围为220~260kJ/kg,TX的范围为90~130℃;
S2中多级结晶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1,将S1中制得的预处理产品以3~5℃/h的速率降温0.8~1.2h后,保温处理0.5~1.5h;
S212,重复步骤S211,直至温度达到T1℃后,制得结晶混合物A,其中T1的温度为T0-32~T0-25℃;在S212步骤中,待温度达到T1℃后,还需于T1℃保温处理6~12h;
S2步骤中多级发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21,第一步升温,将多级结晶处理后的混合物以2.0~4.0℃/h的速率升温1.5~2.5h,保温处理0.5~1.5h;
S222,重复步骤S221,直至温度达到T2℃,得到粗制产品A,其中T2的温度为T0-8~T0-12℃;
S223,第二步升温,将步骤S222中制得的粗制产品A以0.5~1.5℃/h的速率升温1.5~2.5h后,恒温处理0.5~1.5h;
S224,重复步骤S223,当差示扫描量热检测的相变焓值达到所需Q时,停止反应,制得目标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潜热储能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S221步骤、S222步骤、S223步骤和S224步骤任意一个或多个步骤时,于多级结晶处理后的混合物或粗制产品A的上表面和/或水平周向通入氮气,且通过填充氮气施加0.1~0.2公斤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潜热储能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经S1分子蒸馏处理后的产品于内熔融结晶装置内进行多级结晶处理和多级发汗处理,所述熔融结晶装置包括内部呈中空的反应主体1、若干块内部呈中空的导热板2和两根用于输送导热油的导油总管3,所述反应主体1开设有用于进料的送样口4,所述送样口4上转动连接有阻挡板5,若干块所述导热板2均设置于所述反应主体1内部,且每一所述导油总管3侧壁均固定连通有若干根导油分管6,每一所述导油分管6远离相应所述导油总管3一端固定贯穿所述反应主体1外壁,每一所述导热板2均与两根所述导油分管6内部固定连通,且设置于同一所述导热板2上的两根所述导油分管6远离所述导热板2一端分别连接于不同导油总管3,所述反应主体1和每一所述导油总管3外均固定套设有保温棉,且每一所述导油分管6设置于所述反应主体1外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保温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皇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皇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67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送管道焊接装置以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船舶通风用的重力平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