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支数气流纺纱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0380.9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倩;王瀚巍;兰小鹏;李春苗;赵建奎;刘晓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宏润新型面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08 | 分类号: | D01H4/08;D01H7/86;D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黄青青 |
地址: | 0715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数 气流 纺纱 工艺 | ||
1.一种高支数气流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料,选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10-20%的清花提净棉,30-40%的梳棉提净棉,20-30%的精梳落棉,5-15%的细纱风箱花,10-20%的纳米聚酯纤维;
b)清花,清花工序包括抓棉机、开棉机,其中抓棉机抓棉打手转速为1000-1200r/min,抓取深度≤1.5mm,抓棉小车速度控制在16.3-16.8m/min;开棉机为自由针打手,打手的速度为400-450r/min,四组尘棒角度分别为27°、18°、24°、3°,成卷罗拉的速度控制在3~8r/min,棉卷定量为380g/m,伸长率为1.2~1.8%;
c)梳棉,成卷的精梳落棉纤维卷经梳棉机处理,得到棉纤维条,其工艺参数为:开松辊转速为900-1000r/min,锡林速度为350-400r/min,刺辊速度为850-900r/min,盖板速度为300-320m/min,棉条出条速度为130-150m/min;
d)并条,包括预并条工序和二道并条工序,条子定量为22.2~25.4g/5m,出条速度控制在250~300m/min;
e)转杯纺纱,经过并条机加工而成的熟条,经气流纺纱机的喂给喇叭、喂给板、喂给罗拉和分梳辊输送到纺杯内,在转杯中,单纤维在杯壁上滑移到凝聚槽,在凝聚槽中并合、排列以及定向成纱线,转杯转速为64000~68000r/min,分梳辊转速为7500-7600r/min,工艺负压5.0~6.0kPa;
f)加倍捻,将纺杯输出的纱线通过加捻器再次进行加捻,且在加捻器的前端设置纱线夹持辊,在加捻器的纱线输入端口设置静电消除环形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支数气流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纳米聚酯纤维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30-60份聚酯纤维、10-30份纳米粒子、3-7份增容剂、0.1-0.5份表面处理剂、0.5-1.0份成核剂、1-5份分散剂以及0.3-1.0份抗氧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支数气流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清花工序还包括主除杂机,所述主除杂机包括主刺辊和两块分梳板,所述主刺辊的转速为280-320r/min,所述主刺辊与第一分梳板的入口隔距为3.0mm,所述主刺辊与第一分梳板的出口隔距为2.5mm,所述主刺辊与第二分梳板的入口隔距为2.5mm,所述主刺辊与第二分梳板的出口隔距为2.0mm,第一把除尘刀与所述主刺辊隔距为0.7mm,第二把除尘刀与所述主刺辊隔距为0.7mm,第三把除尘刀与所述主刺辊隔距为0.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支数气流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盖板与锡林五点隔距为0.203mm、0.178mm、0.178mm、0.178mm、0.203mm,梳棉机前固定盖板为5个、后固定盖板为4个,生条定量设定为23~24g/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支数气流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预并条工序中,主牵伸倍数为3.459,后区牵伸倍数为2.0倍,压力棒调节环的直径为14mm,牵伸隔距为3mm×8mm,并和根数为8根并和,喇叭口直径为3.6mm;
所述二道并条工序中,采用7根并和,总牵伸倍数为7.155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128倍,主牵伸倍数配置为6.341倍,罗拉隔距3mm×9mm,导棉器为USTER自调匀整83规格型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支数气流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纺杯直径为34mm,转杯纺高支数24支纱线的工艺参数通过中央控制器面板进行设定,24支纱线设定生条号数根据二道并条输出定量和牵伸效率设定为4580,纱线号数为24.3tex,实际牵伸倍速为199.6倍,设计捻度为88捻/10cm,捻系数为43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宏润新型面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宏润新型面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03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