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安全制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1915.4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4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赵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帷幄汽车咨询(南京)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T7/06 | 分类号: | B60T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成 |
地址: | 21180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动汽车 安全 制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安全制动装置,包括一号杆、二号杆和活动座,活动座的数量为两个,一号杆一端固定有刹车踏板,辅助踏板踩下后带动驱动杆向二号套筒内插入,驱动杆通过二号螺旋滑槽配合二号滑珠的使用带动齿轮盘进行旋转,齿轮盘位于传动箱内通过与二号锥形齿轮的啮合而带动一号套筒进行旋转,并通过一号螺旋滑槽搭配一号滑珠的使用能够带动牵引杆向一号套筒内插入,从而通过牵引杆的移动而带动刹车踏板一并移动,较大尺寸的齿轮盘能够带动刹车踏板移动更远的距离,进而能够辅助女性驾驶者能够在车辆完全断电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制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安全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需要较大的制动力才能使其完全停止,因此此时若要较大的踏力才能实现刹车,现在的车辆都安装有刹车助力,阻力器的动力来源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踏板踩下后改变阀门的开启状态,使助力器内部被分成两个相互封闭的空腔,连通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一侧产生负压,使两个空腔产生压力差,形成助力,辅助推动制动总泵实现刹车。
当电动汽车电力消耗完了,系统出现完全断电的情况,电控系统则会有一点概率出现失效的问题,为了防止这一问题的出现,通过安装安全冗余装置能够使汽车在完全断电的情况下,让驾驶员能够在无助力的情况下通过踩下刹车踏板而进行刹车,但在刹车时没有助力的情况踩下时,腿部和脚部则需要发出较大的力量,一些女性车主因力量较弱,则无法有效地将刹车踏板踩下,为此提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安全制动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安全制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安全制动装置,包括一号杆、二号杆和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一号杆一端固定有刹车踏板,所述刹车踏板靠近一号杆的侧壁底端设有牵引杆,所述牵引杆远离刹车踏板的一端穿插连接有一号套筒,所述牵引杆位于一号套筒内部一端的外壁连接有一号滑珠,所述一号滑珠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一号套筒内壁开凿有一号螺旋滑槽,所述一号螺旋滑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一号套筒外壁靠近牵引杆的一端套设传动箱,所述传动箱的内壁后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有一号锥形齿轮,所述一号套筒位于传动箱内部的两端外壁均固定有二号锥形齿轮,所述一号套筒位于传动箱外部的一端外壁与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壁固定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的外壁固定有一号板,所述一号板靠近传动箱一侧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架,所述二号杆一端固定有辅助踏板,所述辅助踏板的侧壁底端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辅助踏板一侧的外壁开凿有二号螺旋滑槽,所述二号螺旋滑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驱动杆远离辅助踏板的一端穿插连接有二号套筒,所述二号套筒远离驱动杆的一端外部固定有二号板,所述二号板位于二号套筒的外侧四角均固定有支柱,所述驱动杆位于二号套筒和辅助踏板一端的外壁套设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靠近二号板的一端开凿有圆形滑槽,所述圆形滑槽内部四角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齿轮盘内壁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二号滑珠。
优选的,所述刹车踏板通过其中一个活动座与牵引杆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辅助踏板通过另一个活动座与驱动杆一端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号滑珠远离齿轮盘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二号螺旋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二号套筒的内径尺寸等于驱动杆的外径尺寸,所述支柱远离二号板的一端分别与滑块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轮盘的一端插设于传动箱的内部,且所述齿轮盘插入传动箱内部的一端分别与二号锥形齿轮相靠近的侧壁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号锥形齿轮远离齿轮盘的侧壁分别与一号锥形齿轮的两端侧壁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远离一号板的一端分别与传动箱相靠近一端的四角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帷幄汽车咨询(南京)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帷幄汽车咨询(南京)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1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