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管固井后回接压裂固完井一体化管柱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2649.7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1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冠林;姚辉前;李振;王建全;刘国祥;赵聪;李风雷;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33/04;E21B33/13;E21B34/14;E21B34/06;E21B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硕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管固井后回接压裂固完井 一体化 管柱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尾管固井后回接压裂固完井一体化管柱和使用方法,包括尾管固井管串,其包括尾管悬挂器,所述尾管悬挂器的下方设置若干段尾管串,所述尾管串的最下方设置有趾端滑套,并且所述尾管串之间设置有固井滑套;送入钻具,初始状态时,所述送入钻具连接所述尾管悬挂器并将所述尾管固井管串送入井下;以及回接管串,所述回接管串在尾管固井施工结束连接所述尾管固定管串并进行试压及压裂作业。本发明将常规尾管固井工艺与储层改造的压裂完井工艺结合,通过直接井口泵送转层器和憋压的形式逐级打开预置固井滑套,进行压裂施工,无需泵送桥塞、射孔等施工工艺,节约施工周期及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管固井后回接压裂固完井一体化管柱及使用方法,属于油气井固完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许多致密油气藏属于低孔、低渗气藏、非均质性较强及微裂缝发育的储层,有些油气层具有在纵向上多层系叠合发育,并伴随底水,气水关系复杂,储层遮挡层较薄等特点,导致压裂施工进行储层改造时,人工造缝易穿透底盖层而沟通底水,致使生产时出水严重,容易造成水平井全井筒水淹,影响单井产能。另外,还存在水平井已完钻,但井眼条件不满足裸眼完井管柱入井,或储层性质不满足裸眼完井改造技术要求的难题。
针对此类开采难题,一般采取尾管固井后回接压裂储层改造方式。现有尾管固井后回接压裂技术可以为后期压裂等储层改造方式提供一个高承压全通径的井筒,但后期压裂施工仍需要泵送桥塞、射孔压裂等储层改造工艺,施工过程复杂、周期长、成本较高,同时会出现桥塞未坐封等情况,导致无法完成压裂施工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尾管固井后回接压裂固完井一体化管柱及使用方法,将常规尾管固井工艺与储层改造的压裂完井工艺结合,通过直接井口泵送转层器和憋压的形式逐级打开预置固井滑套,进行压裂施工,无需泵送桥塞、射孔等施工工艺,节约施工周期及施工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尾管固井后回接压裂固完井一体化管柱,包括:
尾管固井管串,其包括尾管悬挂器,所述尾管悬挂器的下方设置若干段尾管串,所述尾管串的最下方设置有趾端滑套,并且所述尾管串之间设置有固井滑套;
送入钻具,初始状态时,所述送入钻具连接所述尾管悬挂器并将所述尾管固井管串送入井下;以及
回接管串,所述回接管串在尾管固井施工结束连接所述尾管固定管串并进行试压及压裂作业。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趾端滑套的底部通过套管串连接有球座,井口投入憋压球后所述尾管固井管串内憋压从而坐挂所述尾管悬挂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不同的所述固井滑套内设置有不同尺寸的滑套内芯,井口投入转层器后与滑套内芯相连并打开所述固井滑套。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套内芯和所述转层器采用可溶材料,在井下环境一段时间后溶解。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球座的下端通过套管连接有浮箍,所述浮箍的下端通过套管连接有浮鞋。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回接管串的下端设置有回接插头,所述尾管悬挂器的上端设置有回接筒,所述回接插头插接在所述回接筒内并与所述回接筒相连;压裂结束后,通过正转完成回接管串的丢手及回收。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回接管串的上端设置芯轴式套管悬挂器及井口四通。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尾管悬挂器液缸处采用格莱圈组合式的密封形式,所述回接插头采用金属骨架硫化橡胶的密封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使用尾管固井后回接压裂固完井一体化管柱的使用方法,包括:
组装尾管固井管串,并连接送入钻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26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