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吨级培哚普利叔丁胺的合成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3701.0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0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秦华利;黄玉梅;范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上虞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K5/062 | 分类号: | C07K5/062;C07K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洪煜淼 |
地址: | 312352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吨级培哚普利叔丁胺 合成 工艺 方法 | ||
1.一种大产量培哚普利叔丁胺的合成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 (S)- 吲哚啉 -2- 羧酸 (2)、甲醇和还原剂加至氢化釜中,得到白色固体(2S,3aS,7aS)- 八氢吲哚 -2- 羧酸(3);
(2) 将(2S,3aS,7aS)- 八氢吲哚 -2- 羧酸、对甲苯磺酸一水物、苄醇和甲苯加至反应釜中,得到白色固体 (2S,3aS,7aS)- 八氢吲哚 -2- 羧酸苄酯对甲苯磺酸盐 (4);
(3) 将 L-正缬氨酸(5)和无水乙醇加至反应釜,得到白色固体N-[(S)-1- 乙氧羰基丁基 ]-(S)- 丙氨酸 (6);
(4) 将碳酸氢钠、水和 (2S,3aS,7aS)- 八氢吲哚 -2- 羧酸苄酯对甲苯磺酸盐加入反应釜中,室温下搅拌约1h;加入二氯甲烷萃取,分液,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合并后,依次加入N-[(S)-1- 乙氧羰基丁基 ]-(S)- 丙氨酸 (6)、1- 羟基苯并三唑、三乙胺和DCC,于30℃反应4 h,经处理得到培哚普利叔丁胺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的合成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可以是铑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的合成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可以是钯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的合成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浓缩过程温度优选为45-55℃。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的合成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 (S)-吲哚啉-2-羧酸氢化温度控制优选为50℃,压力2.5 MPa,反应时间优选为6 h;氢化结束后,冷却至 35 ℃,压滤,洗涤,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剩余物中加入二噁烷和水,加热升温至85℃,搅拌至固体溶清后,降温析晶2.5 h,甩滤,滤饼于50℃减压干燥2 h,再升温至 85℃减压干燥 14 h。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的合成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2S,3aS,7aS)- 八氢吲哚 -2- 羧酸苄酯对甲苯磺酸盐 (4)制备过程中升温至 110℃,回流反应 14 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 60℃,减压浓缩至干;加入乙酸乙酯,降温至5℃,析晶 2 h,甩滤,滤饼于室温减压干燥 2 h,再升温至 65℃减压干燥时间为20 h。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的合成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N-[(S)-1- 乙氧羰基丁基 ]-(S)- 丙氨酸(6)的制备过程中控制温度 5℃,缓慢滴加氯化亚砜,升温至60℃,保温反4h,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至干;浓缩物中依次加入水、无水乙醇、丙酮酸钠和 7%钯炭,在室温25℃、压力 0.4MPa 条件下,氢化反应16 h;多次后处理并减压干燥。
8.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的合成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哚普利叔丁胺盐的制备反应结束后压滤,滤液用 3%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再用水洗涤,减压浓缩至干;然后加入乙酸乙酯、7%钯炭、水和叔丁胺,温度为室温、氢气压力 0.4MPa 条件下,氢化反应 5 h,直至反应完全;氢化结束后压滤,控制温度不高于 40 ℃,减压回流脱水至釜内物料水分含量≤ 1.5%,再加入乙酸乙酯,升温至 75 ℃搅拌溶清,缓慢降温至0 ℃,析晶,甩滤,滤饼于室温减压干燥 2 h,再升温至 45℃,减压干燥 12 h。
9.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培哚普利叔丁胺的合成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 培哚普利叔丁胺盐的制备产率为85%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上虞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未经绍兴市上虞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37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通信车占用判断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两轮自平衡车的辅助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