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测量数据的雷达安装误差校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39068.6 | 申请日: | 202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5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张晓东;向聪;张雨轮;王喜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G01S13/8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刘新琼 |
地址: | 710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测量 数据 雷达 安装 误差 校正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测量数据的雷达安装误差校正方法,可用于校正雷达与惯导的安装误差。本发明通过统计多次飞行的动目标探测数据,计算出每个航次的误差平均值,然后将此平均值作为雷达与惯导相对安装误差的系统误差部分,进一步分解为两个设备安装基准面之间偏航、纵摇、横滚3个方向的误差,修正坐标转换过程,最终达到消除系统误差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动态测量数据的雷达安装误差校正方法,可用于校正雷达与惯导的安装误差。
背景技术
雷达测量精度反映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一致程度,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两部分。随机误差是多次测量结果的无规律误差分量,具有一定的统计概率和一定概率分布,可以通过平滑、滤波等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抑制。系统误差是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固定偏移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分量,通常用误差的数学期望表示,可以在雷达制造和安装到平台后采取适当的标校措施予以消除。
某型雷达搭载小型无人机上,其中一项主要功能是搜索和跟踪地面运动目标(包括卡车、坦克等),最终需要将目标的绝对位置上报至地面控制车进行显示和后续的情报处理。虽然雷达出厂时已经通过传统的标校方法消除了雷达机械轴和电轴之间的系统误差,并且在地面测试中上报的动目标相对位置信息达到了指标要求的动目标测量精度。但是上述情况是在雷达静止并且和平台惯导脱离状态下的静态测量,不能代表实际挂飞状态下对动目标的测量精度。挂飞状态下雷达将目标相对位置转换为目标的绝对位置需要依靠惯导测量的载机速度、姿态和位置信息,而无人机内部设备安排紧凑,雷达和惯导均无多余空间安装光瞄设备,无法标校两个设备之间的相对安装误差,导致此状态下雷达对地面目标的探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测量数据的雷达安装误差校正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动态测量数据的雷达安装误差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使用差分定位设备记录陪试目标在大地坐标系下的真实位置信息,结合雷达探测到目标时刻的载机位置信息,计算陪试目标在载机NED坐标系下的真实位置信息;
步骤2:使用步骤1得到的结果作为真实值,雷达对陪试目标的探测结果作为测量值,统计每个航次的目标方位误差数据,并计算方位误差的平均值;
步骤3:将步骤2计算的方位误差平均值分解为两个设备基准面的偏航、纵摇、横滚3个方向的安装误差;
步骤4:将步骤3计算的雷达和惯导基准面安装误差装订到雷达系统中进行校正。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的大地坐标系下的真实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纬度、高度,所述的目标时刻的载机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纬度、高度,所述的载机NED坐标系下的真实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纬度、高度。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2的计算公式如下:
Δi=A′i-Ai (1)
式中:A′i为第i次测量值,Ai为第i次真实值,Δi为第i次测量误差,aL为目标在雷达左侧视下的误差平均值,aR为目标在雷达右侧视下的误差平均值。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步骤3中的安装误差包括航向误差和纵摇误差,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航向误差ψM的计算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90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