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压铸机的铝合金熔炼精炼除气定量给汤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4308.X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5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于德山;胡可峰;周柳阳;郑云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海立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6 | 分类号: | C22C1/06;B22D17/30;C22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压铸机 铝合金 熔炼 精炼 定量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压铸机的铝合金熔炼精炼除气定量给汤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回炉料和铝锭的重量比例为30:70,从熔化炉投料塔投入熔化炉当中熔炼;S2:使用自动供料喷粉罐,利用压缩空气将高效环保除渣剂,均匀投入熔化炉保持室,进行除渣处理;S3:熔化炉的出汤口在炉身倾转带动下,通过铝液流槽将铝液倒入B炉内,B炉铝液加满后,熔化炉的出汤口在炉身复正带动下关闭;S4:启动全自动除气工艺;S5:直线型给汤机配备陶瓷汤勺进行给汤,本发明从熔炼,精炼,除气,定量等方面全面革新,创造性的布局和定制工艺,生产的铝合金金属液纯净,含渣量低,含气量低,可满足超大型压铸机针对车门车身等一体化压铸结构件的生产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定量给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铸机的铝合金熔炼精炼除气定量给汤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定量给汤工艺,主要分为带除气砖的定量炉给汤以及带部分除气的连续炉给汤两种方式。但这两种工艺都无法避免氧化夹渣以及含气连较高的问题。1.带除气砖的定量炉方式,炉内连续除气,惰性气体如氮气/氩气等,会不断从底部上浮到铝合金金属液表面,破坏了铝合金金属液表面的致密三氧化二铝氧化层,持续带来氧化夹渣。即使增加了陶瓷过滤板,能够降低一些夹渣风险,但仍然无法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需要经常性的清理和保养,同时,破碎的陶瓷过滤板,也会在压铸生产过程中形成夹渣杂质等缺陷。同时,空气中的水分或炉内高温蒸汽内的水分,会持续不断的被吸入到铝合金金属液当中,(3H2O+2Al→Al2O3+3H2),同时形成氧化铝夹渣和含气量(含氢量)。2.带部分除气的连续炉,存在旋转除气无法覆盖的取汤口,倒料口等区域,铝合金金属液含气量随时间会持续上升。以上工艺所带来的铝合金金属液质量,已经不能满足超大型压铸机的实际生产需求。同时,当每次定量需求达到130Kg以上至150Kg甚至180Kg时,定量炉基本上无法快速将需求的铝合金金属液注入料筒当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压铸机的铝合金熔炼精炼除气定量给汤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压铸机的铝合金熔炼精炼除气定量给汤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压铸机的铝合金熔炼精炼除气定量给汤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熔化炉采用倾倒式集中熔化炉T3000B型熔炼出铝合金金属液,按照回炉料和铝锭的重量比例为30:70,从熔化炉投料塔投入熔化炉当中熔炼;
S2:使用自动供料喷粉罐,按照0.1%的比重,每1小时1次,利用压缩空气将高效环保除渣剂Coveral11型3公斤,通过钛合金管,均匀投入熔化炉保持室,进行除渣处理;
S3:浸入式旋转AB炉完成旋转,A炉在生产位置,B炉在加料位置,悬臂式双转子旋转除气机在待机位置,铝液流槽从待机位置旋转至加料位置,熔化炉的出汤口在炉身倾转带动下,通过铝液流槽将铝液倒入B炉内,B炉铝液加满后,熔化炉的出汤口在炉身复正带动下关闭;
S4:铝液流槽从加料位置旋转至待机位置,悬臂式双转子旋转除气机从待机位置旋转至B炉上方除气位置,启动全自动除气工艺,除气时间为20-35分钟,时间结束后,转子电机减速上升,达到准备位置后,悬臂式双转子旋转除气机再旋转移动至待机位置,人工用钛合金扒渣工具,将铝合金金属液表面浮渣撇除;
S5:直线型给汤机配备陶瓷汤勺进行给汤,汤勺标准容量在150Kg-180Kg之间,能够通过陶瓷汤勺的取汤角度,定量时间等进行设定,满足每次取汤110Kg-150Kg之间的精确定量,定量精度为±1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海立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海立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43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