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基耗尽型电光调制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5348.6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6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子健;赵瑛璇;黄海阳;甘甫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F1/015 | 分类号: | G02F1/015;G02F1/0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51 | 代理人: | 魏峯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耗尽 电光 调制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基耗尽型电光调制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硅层(1‑9),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层(1‑9)上依次包括P型重掺杂区(1‑5)、P型中等掺杂区(1‑3)、P型轻掺杂区(1‑1)、N型轻掺杂区(1‑2)、N型中等掺杂区(1‑4)和N型重掺杂区(1‑6);所述P型轻掺杂区(1‑1)与N型轻掺杂区(1‑2)形成至少两个纵向PN结,至少三个横向PN结。本发明通过控制离子注入的比例和位置,实现高效调制的硅基耗尽型调制器,且在低压下具有高带宽的优势,可实现低功耗大规模数据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光调制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基耗尽型电光调制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高速信号调制技术是实现大规模数据传输、提高通信效率的关键,由于传统集成电路受制于电缆传输的低速和功耗问题,电光调制器作为替代的传输方案具有高带宽、低损耗、低功耗的优势,从而满足大数据时代对信号传输的高容量、高效率需求。而由于硅基电光调制器具有工艺兼容的优势,更利于大规模集成,实现多通道高速率传输。通常采用的硅基电光调制器一般为耗尽型,即利用等离子体色散效应,通过施加电压后载流子的变化实现对光调制。
硅基耗尽型电光调制器的具体原理如图1所示。硅基耗尽型电光调制器利用等离子体色散效应以实现调制,通常采用图1的脊波导结构,通过在脊波导区域进行P型和N型掺杂构造PN结,在N区施加正向电压以实现PN结反偏,耗尽区发生展宽,从而脊波导处传播的光模场与耗尽区的重叠面积发生变化,折射率与衰减系数发生变化,实现电光调制。
目前主要采用的耗尽型调制器PN结掺杂方式参见图2,类型有横向PN结、倒L型PN结和U型PN结,而通过调整掺杂方式可以实现更优的PN结掺杂方案,从而进一步提升调制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基耗尽型电光调制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电光调制器过控制离子注入的比例和位置,实现高效调制的硅基耗尽型调制器,且在低压下具有高带宽的优势,可实现低功耗大规模数据传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基耗尽型电光调制器,包括硅层,所述硅层上依次包括P型重掺杂区、P型中等掺杂区、P型轻掺杂区、N型轻掺杂区、N型中等掺杂区和N型重掺杂区;所述P型轻掺杂区与N型轻掺杂区形成至少两个纵向PN结,至少三个横向PN结。
所述P型重掺杂区连接阳极,N型重掺杂区连接阴极。
所述P型轻掺杂区和N型轻掺杂区形成脊波导区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硅基耗尽型电光调制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调制器的硅层进行离子注入,实现重掺杂、中等掺杂和轻掺杂,其中P型轻掺杂区的构成通过三道P型注入构成,N型轻掺杂区通过两道N型注入构成,以及N型中等掺杂区的注入位置包含部分N型轻掺杂区;
(2)形成阳极和阴极,分别与P型重掺杂区和N型重掺杂区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硅基耗尽型电光调制器在大规模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控制离子注入的比例和位置,实现高效调制的硅基耗尽型调制器,且在低压下具有高带宽的优势,可实现低功耗大规模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硅基耗尽型电光调制器的具体原理。
图2为硅基耗尽型电光调制器PN结掺杂方式。
图3为本发明硅基耗尽型电光调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硅基耗尽型电光调制器的制备工艺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硅基耗尽型电光调制器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5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