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性四氢萘-2-醇化合物的生物催化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5599.4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1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倪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寰酶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22 | 分类号: | C12P7/22;C12N9/04;C12N15/53;C12N15/70;C12N1/21;C12R1/19 |
代理公司: | 上海佰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64 | 代理人: | 张彦敏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性 四氢萘 醇化 生物 催化 制备 方法 | ||
1.一种(R)-5,7-二氟-1,2,3,4-四氢萘-2-醇的生物催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液态反应体系中,以5,7-二氟-2-四氢萘酮为底物,在辅酶存在下,在羰基还原酶催化下,进行不对称还原反应,形成(R)-5,7-二氟-1,2,3,4-四氢萘-2-醇;
(b)任选地从所述步骤(a)的反应后的反应体系中分离出(R)-5,7-二氟-1,2,3,4-四氢萘-2-醇;
其中,所述羰基还原酶选自下组:
(i)来源于Leifsonia sp.strain S749的羰基还原酶LSADH,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
(ii)对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在保持酶活性范围内,进行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替换、缺失、改变、插入或增加,所得到的至少约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体系中,所述反应体系中,5,7-二氟-2-四氢萘酮的浓度为1-1000g/L;优选地,所述式II化合物的浓度为10-500g/L;优选地,所述式II化合物的浓度为100-500g/L;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式II化合物的浓度为200-400g/L;更进一步地,所述式II化合物的浓度为300-400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羰基还原酶选自下组:
(i)来源于Leifsonia sp.strain S749的羰基还原酶LSADH,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
(ii)对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在保持酶活性范围内,对其第63、81、98、154、163、203、218位氨基酸中的至少一个氨基酸进行的氨基酸替换、缺失、改变、插入或增加,所得到的氨基酸序列;
优选地,所述羰基还原酶选自下组:
(i)来源于Leifsonia sp.strain S749的羰基还原酶LSADH,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
(ii)对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在保持酶活性范围内,对其第63、81、98、154、163、203、218位氨基酸中的至少一个氨基酸进行的相同数量的氨基酸的替换所得到的氨基酸序列;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羰基还原酶选自:对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在保持酶活性范围内,按以下改变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改变所得到的氨基酸序列;所述改变方式为:
第63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缬氨酸(V)替换;第81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苏氨酸(T)替换;第98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缬氨酸(V)替换;第154位的氨基酸丝氨酸(S)被酪氨酸(Y)替换;第163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甘氨酸(G)替换;第203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缬氨酸(V)替换;第218位的氨基酸谷氨酸(E)被赖氨酸(K)替换;
更优选地,所述羰基还原酶为氨基酸序列选自下组的酶:
对应于SEQ ID NO:2的第63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缬氨酸(V)替换的氨基酸序列;
对应于SEQ ID NO:2的第81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苏氨酸(T)替换的氨基酸序列;
对应于SEQ ID NO:2的第98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缬氨酸(V)替换的氨基酸序列;
对应于SEQ ID NO:2的第154位的氨基酸丝氨酸(S)被酪氨酸(Y)替换的氨基酸序列;
对应于SEQ ID NO:2的第163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甘氨酸(G)替换的氨基酸序列;
对应于SEQ ID NO:2的第203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缬氨酸(V)替换的氨基酸序列;
对应于SEQ ID NO:2的第218位的氨基酸谷氨酸(E)被赖氨酸(K)替换的氨基酸序列;
对应于SEQ ID NO:2的第163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甘氨酸(G)替换和第203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缬氨酸(V)替换的氨基酸序列;
对应于SEQ ID NO:2的第163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甘氨酸(G)替换和第218位的氨基酸谷氨酸(E)被赖氨酸(K)替换的氨基酸序列;
对应于SEQ ID NO:2的第63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缬氨酸(V)替换、第81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苏氨酸(T)替换和第163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甘氨酸(G)替换的氨基酸序列;
对应于SEQ ID NO:2的第63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缬氨酸(V)替换、第98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缬氨酸(V)替换和第203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缬氨酸(V)替换的氨基酸序列;
对应于SEQ ID NO:2的第63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缬氨酸(V)替换、第98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缬氨酸(V)替换、第163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甘氨酸(G)替换和第203位的氨基酸丙氨酸(A)被缬氨酸(V)替换的氨基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寰酶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寰酶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55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网及油烟机
- 下一篇:锂渣综合回收锂、钽铌、硅铝微粉、铁精矿和石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