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陆两栖飞机动力增升全模风洞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56394.8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1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波;吴福章;黄勇;陈辅政;刘砚;潘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0 | 分类号: | G01M9/00;G01M9/06;G01M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杰;李绪亮 |
地址: | 62275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飞机 动力 增升全模 风洞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飞机动力增升全模风洞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模型、通气支杆,及设置于试验模型内的模型天平、天平连接件、支杆连接件、螺旋桨天平、空气桥和七通道流量控制单元;试验模型包括机身、主机翼、襟翼、方向舵、升降舵和螺旋桨;模型天平的浮动端与天平连接件连接,模型天平的固定端与通气支杆连接;七通道流量控制单元的一端与通气支杆连通,七通道流量控制单元的另一端分别连通设置舵面吹气缝的舵面;螺旋桨设置于桨毂上,桨毂与螺旋桨电机相连,螺旋桨天平的浮动端与螺旋桨电机相连,螺旋桨天平的固定端通过天平安装座与试验模型相连。采用本发明的一种水陆两栖飞机动力增升全模风洞试验装置能够开展动力增升全模风洞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陆两栖飞机动力增升全模风洞试验装置,属于水陆两栖飞机风洞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陆两栖飞机的抗浪能力是制约其海上出勤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海洋环境的复杂多变对水陆两栖飞机的抗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提高起降状态的升力系数来降低起降速度、减小起降距离,可进一步提升飞机的抗浪水平。研究表明,仅靠常规的增升装置,难以满足高抗浪水陆两栖飞机对较高升力系数的需求,动力增升技术可以使飞机的升力大幅提升,是水陆两栖飞机提高抗浪性的一项关键技术。
风洞试验能精确地控制试验条件,如气流的速度、压力、温度、流量、动量系数等,是评估气动特性的重要手段,是新技术走向型号应用的关键环节。国内尚未配备大尺寸全模动力增升试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陆两栖飞机动力增升全模风洞试验装置,本发明能够开展动力增升全模风洞试验。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动力增升全模风洞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模型、通气支杆,及设置于试验模型内的模型天平、天平连接件、支杆连接件、螺旋桨天平、空气桥和七通道流量控制单元;
试验模型包括机身、主机翼、襟翼、方向舵、升降舵和螺旋桨;
所述模型天平的浮动端与天平连接件连接,模型天平的固定端通过支杆连接件与通气支杆连接;
所述七通道流量控制单元的一端通过空气桥、支杆连接件与通气支杆连通,七通道流量控制单元的另一端分别连通设置舵面吹气缝的左内襟翼、左外襟翼、右内襟翼、右外襟翼、方向舵、左升降舵和右升降舵的舵面;
螺旋桨设置于桨毂上,桨毂与螺旋桨电机相连,所述螺旋桨天平的浮动端与螺旋桨电机相连,螺旋桨天平的固定端通过天平安装座与试验模型相连。
在本发明中,压缩空气由供气系统通过供气管路引入到通气支杆,再通过支杆天平连接件进入到空气桥,再进入到七通道流量控制单元中,经过七通道流量控制单元分配成七路,分别进入到左内襟翼、左外襟翼、右内襟翼、右外襟翼、方向舵、左升降舵和右升降舵七个舵面中,经舵面吹气缝向外喷出;螺旋桨桨叶安装在桨毂上,桨毂与电机相连,螺旋桨天平浮动端与电机相连,固定端通过天平安装座与模型相连;试验时电机驱动螺旋桨模拟螺旋桨滑流影响,七通道流量控制单元精确分配七个舵面的流量,螺旋桨天平测量螺旋桨转动产生的气动力,模型天平测量全机气动力,实现相似参数动量系数的精确控制,开展动力增升全模风洞试验。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支杆的横截面形状为对称翼型,内部具有三个通孔。
在上述方案中,对称翼型具有整流作用,内部具有三个圆形通孔,其中一个用于通气,两外两个用于布置电机管线和测量管线。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支杆固定在风洞的支撑装置上,实现姿态角的变化。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支撑装置调整模型的姿态角。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桥为两路进气空气桥。
作为优选,所述空气桥固定在模型天平上,每路空气桥包括两个横置的柔性节和一个竖置的柔性节、两个温度传感器和两个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6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外科护理用术后手脚恢复机构
- 下一篇:一种液压伸缩臂式农用装载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