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甲氧基-6-苯基咔唑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8253.X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强;马欣;李瑞;刘畅;刘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09/88 | 分类号: | C07D209/8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氧基 苯基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甲氧基‑6‑苯基咔唑的合成方法,属有机化学合成领域。通过如下方法实现:以2‑氯‑5‑甲氧基苯胺和4‑溴联苯为起始原料,经过Buchwald反应、钯催化分子内闭环,合成目标产物2‑甲氧基‑6‑苯基咔唑。工艺过程操作简单,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2‑甲氧基‑6‑苯基咔唑可应用于有机光电材料、医药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咔唑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2-甲氧基-6-苯基咔唑的合成方法,属有机化学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因在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及固态照明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近五年来研究的热点。咔唑是一种含氮芳杂环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刚性稠环结构,易于形成相对稳定的正离子,分子内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及强的分子内电子转移,使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光化学稳定性,被广泛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应用于电致发光技术。咔唑易在不同位置进行化学修饰,引入具有电子传输能力的基团,构建出具有双极性传输性质的主体发光材料。
2-甲氧基-6-苯基咔唑作为咔唑类衍生物,其结构特殊,易于化学修饰,其不对称的化学结构可以降低平面刚性,适合作为电子发光材料及其中间体使用。目前专利CN109608506报道了一种2-甲氧基-6-苯基咔唑的合成方法,收率为29%,反应时间3天,生产成本较高。开发该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将有利于拓展咔唑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性能及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收率、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的2-甲氧基-6-苯基咔唑合成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以2-氯-5-甲氧基苯胺和4-溴联苯为起始原料,经过Buchwald反应、钯催化分子内闭环合成目标产物2-甲氧基-6-苯基咔唑。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合成路线如下:
具体反应步骤如下:
惰性气体保护下将2-氯-5-甲氧基苯胺、4-溴联苯、叔丁醇钠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缓慢加入二氯二叔丁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磷钯(II)催化剂,90-120℃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升温至150℃及以上,补加催化剂二氯二叔丁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磷钯(II)和碱碳酸铯,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降温加水终止反应,经萃取,有机层干燥,浓缩,结晶得到白色粉末2-甲氧基-6-苯基咔唑。
其中,反应物2-氯-5-甲氧基苯胺与4-溴联苯的摩尔比为1︰1;
二氯二叔丁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磷钯(II)用量为4溴联苯摩尔量的3%-5%;
叔丁醇钠用量为4-溴联苯摩尔量的1-2倍;
碳酸铯用量为4-溴联苯摩尔量的2-4倍。
本发明创新点在于:采用2-氯-5-甲氧基苯胺和4-溴联苯为起始原料经Buchwald反应、钯催化分子内闭环,合成了2-甲氧基-6-苯基咔唑。反应过程中2-氯-5-甲氧基苯胺先与4-溴联苯反应合成中间体N-(2-氯-5-甲氧基苯基)-[1,1'-联苯]-4-胺,其不用分离纯化继续催化,经分子内闭环合成目标产物2-甲氧基-6-苯基咔唑,总收率达到76%以上。本发明反应过程中无中间体分离过程,采用“两步一锅”法完成,副产物少,2-甲氧基-6-苯基咔唑纯度大于99.5%以上,简化了反应过程,操作过程简单,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化合物热重图谱。
图2为本发明化合物在二氯甲烷中的紫外吸收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举实例如下: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品。
实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院,未经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82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