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管道线路视频智能监控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5825.7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2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刚;张世斌;董红军;王巨洪;李永宏;宋飞;孙晓滨;张舒;赵云峰;姜有文;费雪松;李大东;刘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40 | 分类号: | G06V20/40;G06V20/52;G06T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吴莹 |
地址: | 1000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管道 线路 视频 智能 监控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管道线路视频智能监控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得第一视频信息;基于第一管道识别算法,对第一视频信息进行识别分析,获得第一特征识别结果;将第一特征识别结果和预定管道线路标准进行特征对比,获得第一风险目标物;对第一风险目标物进行特征分类,获得第一类别风险目标物;基于第一管道线路风险监控点,获得第一风险目标物位置;根据第一类别风险目标物和第一风险目标物位置,生成第一风险报警监控结果,并传输至管理客户端;管理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风险报警监控结果,提示第一管理人员对第一管道线路进行风险管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实时监督管道线路安全情况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管道线路视频智能监控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管道是输送石油天然气的重要途径。但管道在运行期间,由于线路较长,历经各种区域,随着经济建设发展,在管道周边开展建设的情况越来越多,特别在经济开发区域,第三方施工时有发生,这就给管道线路安全带来较大风险,管道因第三方施工被破坏的情况相比之前较多发生。有资料统计表明,企业因第三方发生的管道安全失效施工占了总事故发生率的40%,从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分析可以看到,发生安全事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方面施工作业监管不及时,企业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掌握第三方作业时间,导致施工时没有企业人员在旁边指导监督;第二方面施工作业人员违规违章操作,存在未通知相关管理部门即进行施工作业的情况;第三方面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现场不能做到实时监管,对于现场的违规违章操作不能及时有效的制止。另外,有些不法分子,在利益驱动下开展打孔盗油活动,给管道运输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及经济损失。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管道线路安全进行智能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实时监督管道线路安全情况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管道线路视频智能监控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实时监督管道线路安全情况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管道线路视频智能监控的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管道线路视频智能监控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一种应用于管道线路视频智能监控的装置实现,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获得第一视频信息,所述第一视频信息包括第一管道线路的视频监控信息;基于第一管道识别算法,对所述第一视频信息进行识别分析,获得第一特征识别结果;将所述第一特征识别结果和预定管道线路标准进行特征对比,获得第一风险目标物;对所述第一风险目标物进行特征分类,获得第一类别风险目标物;基于第一管道线路风险监控点,将所述第一风险目标物进行位置匹配,获得第一风险目标物位置;根据所述第一类别风险目标物和所述第一风险目标物位置,生成第一风险报警监控结果,并将所述第一风险报警监控结果通过网络传输至管理客户端;所述管理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风险报警监控结果,提示第一管理人员对所述第一管道线路进行风险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58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