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取代中氮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470507.X 申请日: 2021-12-03
公开(公告)号: CN114014858A 公开(公告)日: 2022-02-08
发明(设计)人: 胡华友;侯荣荣;王业飞;吴佳佳;丁名臣;杨震;战风涛;范海明;韩成友;胡松青;孙霜青;黎泳媚;李策 申请(专利权)人: 淮阴师范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主分类号: C07D471/04 分类号: C07D471/04
代理公司: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7 代理人: 王贵君
地址: 223001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取代 中氮茚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多取代中氮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由卤代化合物和吡啶衍生物、喹啉衍生物或异喹啉直接制取的N‑取代吡啶鎓盐,在亚硝酸盐存在下和缺电子烯烃反应,制备出的多取代中氮茚衍生物,大大降低了现有技术制备多取代中氮茚衍生物的生产成本;工艺简单易行并且相对环保,可在宽松的反应条件作常规操作,安全可靠,适合较大规模合成;可为生物、农药和医药领域制备相关产品,提供来源充裕价格较低的多取代中氮茚衍生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多取代中氮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氮茚衍生物广泛应用于生物、农药、医药和发光材料领域,是生产药物、染料和有机发光材料的必需品。例如:它是色素、除草剂、潜性磷脂酶抑制剂、抗利什曼虫和抗病毒药物中的有效组分;另外,它还展示有抗分支杆菌的活性;它是合成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生物碱的关键中间体。近些年来又研究证实,中氮茚衍生物的生物活性,为人类在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杀螨虫、抗炎、抗心律失常、抗高血压等方面也发挥有积极作用。其中,多取代中氮茚衍生物是中氮茚衍生物中的一种重要合成物,具有多种特殊性能,且被用于多个领域。然而,现有技术中合成多取代中氮茚主要有两条路线。路线一,通过吡啶衍生物和卤代化合物制成吡啶鎓盐,之后和炔烃反应制成多取代中氮茚,该路线的主要问题是炔烃的价格、炔烃结构本身的限制以及炔烃的可得性存在较大的问题,使得使用该路线制取多取代中氮茚存在目标产物的结构多样性和可调性较差,同时成本非常高昂。路线二,也是通过吡啶衍生物和卤代化合物制成吡啶鎓盐,然后和缺电子烯烃在氧化剂的存在下,制取多取代吡啶。相对于路线一,路线二具有很大的优势,如烯烃结构相对炔烃丰富、价格低廉且易获取。但该路线使用的各种氧化剂均存在不同的问题。目前已报道的可用于该路线的氧化剂有如下几种:活性二氧化锰、四吡啶合钴重铬酸盐(TPCD)、重铬酸钾、醋酸铜、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此外还有在铜催化下,利用氧气作为最终氧化剂的技术。其中活性二氧化锰和TPCD无法从市场上购买,需要自制。同时锰、铬和铜均是对环境有毒害的过渡金属,使用这些氧化剂不仅需要较高的物料成本,同时产物的纯化分离和和后续三废的处理都会极大的提高产品的成本。TEMPO不含过渡金属,但其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具腐蚀性,可经皮肤吸收,有强烈刺激性,同时价格高昂。在铜催化下,以氧气作为氧化剂合成多取代中氮茚的成本较低,同时也较其他路线更加环保。但此路线的问题是,在整个合成过程均在有机溶剂中发生,为了保证反应体系中有足够量的氧气,需要将大量的氧气和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在加热状态下混合。在反应规模很小的时候,风险也许可控,但如果需要较大规模制备产物时,这样的安全风险是不可能被允许的。因此,利用市场上可直接购买的不含过渡金属的、廉价的大宗化工产品为原料,在相对安全的生成工艺下,合成多取代中氮茚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多取代中氮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亚硝酸盐作为氧化剂,在安全的反应条件下,以较低的生产成本,简单易行并相对环保地合成多取代中氮茚衍生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多取代中氮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将吡啶衍生物或喹啉衍生物或异喹啉衍生物与含α-甲基的卤代化合物在溶剂1或不含溶剂的体系中控制温度为50~100℃反应使吡啶环上的氮与卤代化合物发生季铵化反应生成N-取代吡啶鎓盐;

b)然后以亚硝酸盐为氧化剂,在溶剂2中,在温度为80~140℃下与缺电子烯烃发生反应,得到多取代中氮茚衍生物;

所述吡啶衍生物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所述喹啉衍生物结构式如式Ⅱ所示,所述异喹啉衍生物结构式如式Ⅲ所示,所述卤代化合物结构式如式Ⅳ所示,所述N-取代吡啶鎓盐结构式如Ⅴ、Ⅵ或Ⅶ所示,所述的缺电子烯烃如Ⅷ所示,所述多取代中氮茚衍生物如Ⅸ、Ⅹ或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淮阴师范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05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