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缠绕储气瓶形变测量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3133.7 | 申请日: | 2021-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2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任毅;郑凯;王晋;范高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千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4 | 代理人: | 尚于杰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缠绕 储气瓶 形变 测量 实验 方法 | ||
1.碳纤维缠绕储气瓶形变测量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碳纤维缠绕储气瓶的外壁上设置多个标靶;
步骤二、采用测距仪测量储气瓶非充压状态下任意指定的两个标靶之间的距离L1;在储气瓶充压状态下测量对应的两个标靶之间的距离L2;计算形变率ρ=(L2-L1)/L1;
步骤三、不断重复步骤二,且保证每次储气瓶充压压强相同;
当第n+1次时测得的形变率与前n次的形变率发生较大变化时,则表明该碳纤维缠绕储气瓶已经达到疲劳极限,n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缠绕储气瓶形变测量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靶为印刷在纸张上的图案,图案包括中心圆和位于中心圆外的同心圆环;
所述标靶设置在次外层和最外层碳纤维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缠绕储气瓶形变测量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靶的数量为12个,分为4组;每组3个标靶沿储气瓶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4组标靶沿储气瓶的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缠绕储气瓶形变测量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给每个标靶设定唯一的编号,第一组3个标靶的编号依次为,B11,B12,B13;第二组3个标靶的编号依次为,B21,B22,B23;第三组3个标靶的编号依次为,B31,B32,B33;第四组3个标靶的编号依次为,B41,B42,B43;
每次实验时,不但要测量同一组中相邻两个标靶之间的长度方向形变率ρi;还要测量相邻两组标靶之间,沿周向对应的两个标靶之间的弯曲形变率ρj,i、j均为正整数,i小于等于8,j小于等于12;则4组标靶,共测得8个长度方向形变率ρi和12个弯曲形变率ρj;
然后将本次实验得出的20个形变率分别与上次实验得到的对应形变率进行比较,当至少有一个形变率发生较大变化时,则表明该碳纤维缠绕储气瓶已经达到疲劳极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缠绕储气瓶形变测量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碳纤维缠绕储气瓶已经达到疲劳极限时,进行声光报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缠绕储气瓶形变测量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仪为激光测距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31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