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及其纠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73192.4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9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韩宜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2/00;E01B29/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祝坤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隧道 内无砟 轨道 结构 及其 纠偏 方法 | ||
1.一种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包括抬升工装(1)、底座板(4)和轨道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4)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凹槽(402),所述底座板(4)的底部设置有两组安装槽(403),所述底座板(4)的顶部设置有卡接槽(404),所述底座板(4)的两侧通过锚固螺栓(104)安装有抬升工装(1),所述抬升工装(1)的一侧安装有托板(102),所述抬升工装(1)的外侧接触设置有第一垫板(2),所述第一垫板(2)的顶部安装有千斤顶(201),且千斤顶(201)的顶部与抬升工装(1)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垫板(2)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拉绳位移传感器(3),且拉绳位移传感器(3)的检查端通过拉绳与抬升工装(1)的底部连接,所述安装槽(40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延伸出的第二垫板(9),所述第二垫板(9)的顶部安装有测点震动传感器(901),且测点震动传感器(901)的顶部与安装槽(403)的顶部连接,所述底座板(4)的顶部通过卡接槽(404)与卡接块(503)配合安装有砂浆板(5),所述砂浆板(5)的顶部等距设置有连接槽(501),所述连接槽(501)的内部安装有基点震动传感器(502),所述砂浆板(5)的顶部通过连接槽(501)与连接块(603)配合安装有轨道板(6),所述轨道板(6)的顶部两侧等距安装有轨枕(601),所述轨枕(601)的内部设置有预埋螺套(602),所述轨枕(601)的顶部中心安装有弹性垫板(702),所述弹性垫板(702)的顶部通过轨下垫板(701)安装有钢轨(7),所述钢轨(7)的两侧卡固有轨道挡板(8),所述轨道挡板(8)的顶部通过螺旋道钉(801)安装有弹条(802),且螺旋道钉(801)延伸至预埋螺套(60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02)的顶部设置有凸块(103),且凸块(103)与凹槽(402)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工装(1)的内侧设置有尼龙衬垫(101),且尼龙衬垫(101)通过锚固螺栓(104)与底座板(4)的侧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4)的两侧等距设置有预留螺孔(401),且预留螺孔(401)与锚固螺栓(104)的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浆板(5)的底部等距安装有两组卡接块(503),且基点震动传感器(502)与测点震动传感器(901)垂直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6)的底部等距设置有连接块(603),且轨枕(601)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条(802)的一端设置有绝缘轨距块(803),且绝缘轨距块(803)固定在钢轨(7)顶部。
8.一种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通过基点震动传感器(502)可对轨道板(6)与砂浆板(5)脱空状态进行监测,而底座板(4)底部的测点震动传感器(901)可对底座板(4)进行脱空状态进行监测,当底座板(4)脱空处于病害状态时,列车经过钢轨(7)时产生的动变形较大,由于轨道板(6)与砂浆板(5)脱空小,使其振动很小,可以作为基准点,利用基点震动传感器(502)与测点震动传感器(901)进行对比测试,可检测出轨道板(6)的加固效果,并将测得结果传递至监控室,便于及时地发现轨道板(6)的稳固情况,实现对底座板(4)定位监测功能,便于对病害位置进行定位;
步骤二:通过拉绳位移传感器(3)可实时监测抬升工装(1)的移位,当监测到抬升工装(1)发生位移时,拉绳位移传感器(3)通过导线向监控时传递电信号,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地发现底座板(4)下沉与开裂,从而及时纠编底座板(4)下沉与断裂程度,使其可减小底座板(4)与路基结构的扰动;
步骤三:根据拉绳位移传感器(3)检测结果,通过可将底座板(4)下沉边侧的千斤顶(201)通电运行,使其千斤顶(201)通电运行可将抬升工装(1),利用抬升工装(1)可将底座板(4)进行抬升,并且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测量水平度,使其抬升达标,再通过注灌设备向抬升底座板(4)与路基面空隙处高压注入高强发泡树脂,从而将脱空缝隙填充,从而完成了轨道纠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31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