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及其纠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73192.4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9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韩宜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2/00;E01B29/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祝坤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隧道 内无砟 轨道 结构 及其 纠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包括抬升工装、底座板和轨道板,底座板的两侧通过锚固螺栓安装有抬升工装,抬升工装的外侧接触设置有第一垫板,第一垫板的顶部安装有千斤顶,第一垫板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拉绳位移传感器。本发明通过基点震动传感器与测点震动传感器进行对比测试,可检测出轨道板的加固效果,便于及时地发现轨道板的稳固情况,实现对底座板定位监测功能,改善了列车通过时的动力响应,通过拉绳位移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抬升工装的移位,当监测到抬升工装发生位移时,拉绳位移传感器通过导线向监控时传递电信号,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地发现底座板下沉与开裂,从而提高了底座板下沉与断裂的及时性,减小线路整体损坏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及其纠偏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并相继投入运营;高速铁路运营环境复杂,其建设方法、基底结构、使用状态、载荷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的差异导致路基结构使用状态复杂,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路基病害造成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的轨道板与支撑层出现裂缝和沉降不均,高速铁路天窗时间较短,进而加大了线路养护维修难度与工作量,高速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基底结构应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纵向变化均匀和长久稳定性的特点,不允许有基底破坏和过大的沉降变形,为了保证列车运行,需要及时地解决路基病害,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纠编,而现有的无砟轨道无法及时定位脱空位置,导致列车经过脱空严重位置时,会产生动形变,从而形成振动噪声,且常规的注浆方式机具笨重,现场施工不便,同时由于运营线路过程,通过人工巡检运营线路不仅效率低,容易造成损坏加剧,扩大纠偏范围,增加对轨道与路基结构的扰动。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及其纠偏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及其纠偏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纠偏时,无法及时定位脱空位置,导致列车经过脱空严重位置时,会产生动形变,且常规的注浆方式机具笨重,现场施工不便,同时由于运营线路过程,通过人工巡检运营线路不仅效率低,容易造成损坏加剧,扩大纠偏范围,增加对轨道与路基结构的扰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包括抬升工装、底座板和轨道板,所述底座板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底座板的底部设置有两组安装槽,所述底座板的顶部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底座板的两侧通过锚固螺栓安装有抬升工装,所述抬升工装的一侧安装有托板,所述抬升工装的外侧接触设置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的顶部安装有千斤顶,且千斤顶的顶部与抬升工装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垫板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拉绳位移传感器,且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检查端通过拉绳与抬升工装的底部连接,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延伸出的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的顶部安装有测点震动传感器,且测点震动传感器的顶部与安装槽的顶部连接,所述底座板的顶部通过卡接槽与卡接块配合安装有砂浆板,所述砂浆板的顶部等距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安装有基点震动传感器,所述砂浆板的顶部通过连接槽与连接块配合安装有轨道板,所述轨道板的顶部两侧等距安装有轨枕,所述轨枕的内部设置有预埋螺套,所述轨枕的顶部中心安装有弹性垫板,所述弹性垫板的顶部通过轨下垫板安装有钢轨,所述钢轨的两侧卡固有轨道挡板,所述轨道挡板的顶部通过螺旋道钉安装有弹条,且螺旋道钉延伸至预埋螺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托板的顶部设置有凸块,且凸块与凹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抬升工装的内侧设置有尼龙衬垫,且尼龙衬垫通过锚固螺栓与底座板的侧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板的两侧等距设置有预留螺孔,且预留螺孔与锚固螺栓的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砂浆板的底部等距安装有两组卡接块,且基点震动传感器与测点震动传感器垂直对应。
优选的,所述轨道板的底部等距设置有连接块,且轨枕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弹条的一端设置有绝缘轨距块,且绝缘轨距块固定在钢轨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3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