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彩涂板无铬钝化膜膜重的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4690.0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4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彬;陈天真;赵军;李新春;王付峰;李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河钢复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河钢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23 | 分类号: | G01N23/223;G01N23/2202;G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彩涂板无铬 钝化 膜膜重 测试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钝化膜膜重表征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彩涂板无铬钝化膜膜重的测试方法。一种彩涂板无铬钝化膜膜重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标准样制作;S2、以标准样中特征元素元素含量为横坐标,与该标准样中特征元素含量对应的谱线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S3、选取含有特征元素无铬钝化剂的待测样,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检测待测样中特征元素的谱线强度;S4、根据标准曲线和待测样中特征元素的谱线强度,对待测样中特征元素含量定量分析,获得钝化膜中单位面积特征元素含量;S5、根据钝化膜中单位面积特征元素含量确定钝化膜的膜重。本申请的彩涂板无铬钝化膜膜重的测试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对待测样品无损害、测量结果更准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钝化膜膜重表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彩涂板无铬钝化膜膜重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彩涂板是以冷轧钢板和镀锌钢板为基板,经过表面预处理,以连续的方法涂上涂料,经烘烤和冷却而制成的产品。彩涂钢板表面的钝化处理对彩板表面涂覆层的附着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钝化膜的厚度较小,通常小于1微米,用常规的厚度测量工具,精密度不够,且测量误差较大。
传统钝化大多采用六价铬酸盐进行钝化处理,对于含有铬的钝化膜厚度检测,可以通过含有缓蚀剂的碱性溶液,对待测试样镀层中六价铬进行剥离,剥离液在波长为540nm的条件下,以二苯碳酰二肼为指示剂,利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六价铬含量检测。
但含铬钝化液中含有极性和致癌性的六价铬酸盐,具有诱变作用,钝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雾及生产中的废水排放对生物体积环境都有严重危害。因此,现有的彩涂板已经开始大批量使用无铬钝化,因此传统的利用铬元素测定钝化膜厚度的方法不再适用于无铬钝化膜。另外,由于无铬钝化涂层中特征元素含量极低(如锆含量不大于50mg/m2,硅含量不大于150mg/m2),目前可用的测量手段有限,且测量周期较长,对产品性能保障和产线工艺稳定性评价影响较大。
目前,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也常用于测定钝化膜厚度,其首先需要配置5个以上含有要测试特征元素的标准溶液,然后将待测样品用相应溶液溶解,具体为:①取一块定尺寸的涂层钢板(面积为B);②使用硝酸将镀层充分消解,从而与钢板分离,加热蒸发浓缩消解液;③使用ICP测试标准溶液,建立测试范围标准曲线,然后用ICP检测消解液中特征元素(含量C);④计算单平方面积上的特征元素重量D=C/B。
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操作较为复杂,标准与试验样本制备难度大、要求精度高、时间长,且涉及危险化学品(硝酸),必须由专业人员来完成,且设备需要定期校准和维护,检测过程损伤检测样品,不适应工厂产线生产中的快速检测节奏。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简单、快速检测无铬钝化膜膜重,对检测样品无损害,提升检测结果准确度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彩涂板无铬钝化膜膜重的测试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彩涂板无铬钝化膜膜重的测试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彩涂板无铬钝化膜膜重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标准样制作:
(1)选取表面平整均匀的镀锌板,裁切成相同大小后打磨毛刺,作为基板;
(2)将含有特征元素的无铬钝化剂与水按照1:5、1:10、1:15、1:20、1:25、1:30、1:35、1:40的重量比混合,分别以3#RDS不锈钢线棒和6#RDS不锈钢线棒将无铬钝化剂涂覆在脱脂后的基板上,PMT为60-90℃,获得不同厚度的钝化板;
(3)将钝化板制成直径为30-50mm圆片形或边长为30-35mm正方形的样片,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检测不同厚度样片中特征元素对应的谱线强度;
(4)检测不同厚度样片中特征元素的含量;
(5)选择特征元素含量呈梯度递增的样片作为标准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河钢复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河钢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河钢复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河钢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4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