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卡转角传感器零点标定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5696.X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6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季柏桦;朱亚军;王勇;余小龙;赵健;熊飞;赵海洋;张文超;于淑芳;位浩;王永窘;张东霞;朱军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22 | 分类号: | G01B21/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章辉 |
地址: | 441058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角 传感器 零点 标定 装置 方法 | ||
一种轻卡转角传感器零点标定装置,包括转角传感器本体,所述转角传感器本体包括感应元件、固定部、中空柱体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感应元件的底部,所述中空柱体部位于所述感应元件和所述固定部的中心,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套接于转向传动轴上,所述中空柱体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花键,所述内花键设置有轴向定位件,所述轴向定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感应元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向传动轴。本设计在制动检测前,将前轮放在滚动台模拟直线形式滚动,滚动台停止后方向盘会自动在零点位置,通过转角传感器确定零点位置,通过集成解决了方向盘中立确认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卡转角传感器零点标定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整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载电控单元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例如车上的ESC(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已经逐渐成为汽车的一种标准配置,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ESC主要通过转角变化控制制动稳定策略,所以需要对转角位置确认,过度转向时通过方向的角度变化判断是由转角传感器反应的。在方向盘转动时,转角传感器依靠转向转动轴连带角度变化,而方向盘的中间位置需通过整车合装对接转向机后才能确定,必须在整车合装后再对转角传感器的零点进行标定,一般采用四轮定位仪进行方向零点位置的标定,但由于轻卡定位参数在车桥厂已设置,再进行四轮定位会导致需要新增场地设备和人员,增加了场地费用和人员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进行转角传感器零点标定时造成额外成本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减少成本的轻卡转角传感器零点标定装置及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轻卡转角传感器零点标定装置,包括转角传感器本体,所述转角传感器本体包括感应元件、固定部、中空柱体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感应元件的底部,所述中空柱体部位于所述感应元件和所述固定部的中心,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套接于转向传动轴上,所述中空柱体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花键,所述内花键设置有轴向定位件,所述轴向定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感应元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向传动轴。
所述轴向定位件包括转向柱和凸台,所述转向柱套设于所述转向传动轴,所述转向柱的外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台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凸台的一端穿过所述内花键连接于所述感应元件,另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凸台包括一圆柱状的端头和两个支脚,所述支脚水平布置且相互平行,两个所述支脚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感应元件,另一端均连接于端头,所述端头竖直布置且位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固定座相互配合并通过螺钉固定。
所述固定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通过定位柱连接于所述感应元件,所述底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螺钉通过所述螺纹孔和定位孔将所述底板和所述固定座固定。
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向上设置有若干引脚,所述引脚的内壁与所述感应元件的外壁和所述固定部的外壁均相贴合。
一种轻卡转角传感器零点标定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车辆行驶到制动检测台上,再调整车辆前轮的位置,使前轮位于制动检测台的两个滚筒之间,然后将设备的线接到车辆的诊断接口,然后扫描车辆条形码,自动调取车辆标定程序,然后按下无线遥控开始,进入自动模拟标定状态;
步骤二、启动检测台,使滚筒滚动,前轮在滚筒的动力下慢慢回正,转向传动轴转动到初始位置,与转向传动轴连接的方向盘同时回正,与转向传动轴连接的感应元件同步转动;
步骤三、前轮恢复至直线行驶状态,转向传动轴、方向盘、感应元件均不发生转动,此时感应元件通过轴向定位件读取当前位置,再将当前位置标定为零点,然后通过诊断接口将零点标定信息发送给设备;
步骤四、停止滚筒滚动,再将汽车从检测台驶离,实现零点标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56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