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6432.6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5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董雷;孙景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北美国际高级中学 |
主分类号: | C01G3/02 | 分类号: | C01G3/0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氧化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0.01mol/L的硝酸铜水溶液;S2、配制3mol/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S3、将0.01mol/L的硝酸铜水溶液与3mol/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进行混合,并于40~70℃加热反应,得到铜络合物;S4、将铜络合物滴入到混合碱水溶液中,搅拌反应得到纳米氧化铜粗品;S5、将纳米氧化铜粗品离心得沉淀物,沉淀物置于烘箱中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得纳米氧化铜成品。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在较低温度即可反应,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且制备得到的纳米氧化铜形貌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用作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以及电极活性材料;用作玻璃、瓷器的着色剂,光学玻璃磨光剂;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油类的脱硫剂、氢化剂;用于制造人造宝石及其他铜的氧化物;用于人造丝的制造;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燃速催化剂;等等。目前制备纳米氧化铜的方法比较多,大体上可以分为3类:固相法、液相法和纯化学法,其形貌种类也较多,比如棒状、球状等。但目前制备纳米氧化铜的反应温度普遍较高,反应时间也普遍较长。如采用铜盐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纳米氧化铜的反应时间较短,反应温度相对较低,但反应温度也要在95℃到100℃之间。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纳米氧化铜的反应温度较高、反应时间较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0.01mol/L的硝酸铜水溶液:称取硝酸铜固体,将其加入到少量的水,在30~40℃的超声仪中超声分散20min,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配置成浓度为0.01mol/L的硝酸铜水溶液,摇匀,静置30min,备用;
S2、配制3mol/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称取聚乙烯吡咯烷酮,将其加入到少量的水,在30~40℃的超声仪中超声分散20min,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配置成浓度为3mol/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摇匀,静置30min,备用;
S3、制备铜络合物:将步骤S1制备得到的0.01mol/L的硝酸铜水溶液与步骤S2制备得到的3mol/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进行混合,并于40~70℃加热反应0.5~1.5h,得到铜络合物;
S4、制备粗品:将步骤S3制得的铜络合物滴入到85~95℃的混合碱水溶液中,搅拌反应1~2h,得到纳米氧化铜粗品;
S5、制备纳米氧化铜成品:将步骤S4制得的纳米氧化铜粗品,加入到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得沉淀A,向沉淀A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并将沉淀搅匀,再离心,得沉淀B,向沉淀B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并将沉淀搅匀,再离心,得沉淀物,沉淀物置于烘箱中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得纳米氧化铜成品。
优选的,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平均分子量是45000~58000。
优选的,步骤S1和步骤S2中,所述超声分散时超声仪的频率为40kHz~60kHz。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0.01mol/L的硝酸铜水溶液与3mol/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2~1.5。
优选的,步骤S3中,制备铜络合物的反应温度为50~60℃。
优选的,步骤S4中,铜络合物的滴加速度为30~50滴/min,搅拌速度为200~400转/min。
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混合述碱水溶液的浓度为0.5~1.5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北美国际高级中学,未经苏州北美国际高级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6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