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艇自主脱钩的吊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79822.9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8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沈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海龙 |
主分类号: | B63B23/00 | 分类号: | B63B23/00;B63B2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石佳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自主 脱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人艇自主脱钩的吊放装置,涉及船舶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抱箍壳体、吊具、多个支撑柱、多个转轴和弹性件;抱箍壳体包括对称设置的两部分;吊具顶部用于与吊装设备相连接,吊具底部用于与抱箍壳体卡至连接;支撑柱底部用于与无人艇相连接,多个支撑柱的上部与转轴一端相连接,转轴另一端与抱箍壳体的一部分可转动连接,抱箍壳体与支撑柱间设有弹性件。本发明中的无人艇自主脱钩的吊放装置,可实现母船对无人艇的快速布放,操作简单,只需一人辅助吊具锁定无人艇,吊放作业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母船只需装备普通吊装设备就可以对无人艇进行布放,而且布放不受海况限制,使得无人艇的作业海况更高,可进行布放作业的母船范围加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艇自主脱钩的吊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无人艇的收放方式上,主要有吊艇架式、托架式、滑道式,这些收放方式虽说在技术上比较成熟,但是对收放作业环境要求比较高,在海况复杂的海面上无法正常进行收放作业,或者强行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无法体现无人艇在一些特殊环境下执行任务的能力,会严重限制无人艇的使用场景和出海执勤率。而且,这些设备体积庞大,对于释放无人艇的母船的结构和设计都有一定的特殊要求,而且操作较为复杂,在操作程序上环节较多容易出现问题与故障,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母船的正常工作,拖延作业任务进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艇自主脱钩的吊放装置,母船常规吊机即可满足吊放作业需求,既可通过无人艇已有吊钩或吊缆固定在无人艇甲板上,也能在无人艇设计阶段将其与无人艇甲板结构固定在一起,可满足任何海况下布放无人艇的作业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艇自主脱钩的吊放装置,包括抱箍壳体、吊具、多个支撑柱、多个转轴和弹性件;所述抱箍壳体包括对称设置的两部分;所述吊具顶部用于与吊装设备相连接,所述吊具底部用于与所述抱箍壳体卡至连接;所述多个支撑柱底部用于与无人艇相连接,所述多个支撑柱的上部与所述转轴一端相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与所述抱箍壳体的一部分可转动连接,所述抱箍壳体的每一部分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使所述抱箍壳体的两部分保持分离状态。
可选的,所述抱箍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体,所述抱箍壳体底部贯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抱箍壳体顶部贯通的设置有第二通孔。
可选的,所述吊具底部为柱形结构,所述柱形结构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所述吊具上部与所述容纳腔体内顶面相匹配,所述吊具顶部设置有挂钩或吊环,所述吊具中部设有柱形结构连接杆,用于连接底部柱形结构与所述吊具上部,且三者轴线共轴,所述柱形结构连接杆直径是所述吊具底部柱形结构直径的三分之一。
可选的,所述抱箍壳体底部高于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且所述吊具底部柱形结构的高度小于所述抱箍壳体底部至所述支撑柱的底部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容纳腔体顶部为锥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吊具上部为锥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抱箍壳体为钟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抱箍壳体的每一部分顶部外表面均设置有把手。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朝向所述抱箍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安装口,所述抱箍壳体朝向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安装口,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口相连接。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海龙,未经沈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98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